“你来说说,你对此策的理解?”
说着,他认真的看向朱标。
这是一场考较,此策日后必将会成为大明的长期国策。
若是后世君主,对此策理解不够透彻......那却是个大麻烦。
而朱标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顿时是略一思索,神色一肃说道:“儿臣以为,要实行好此策,君主必定不能心软。”
“日后对自己所生的儿子......也当实行此策。”
“但同时也要刚柔并济,毕竟诸王是皇家子孙,不可过于苛待,平日里也当频加赏赐,保证其生活无忧,以安其心......”
结果话音落下,却发现,朱元璋在那一脸无奈的望着自己。
他顿时一愣,小心说道:“儿臣说错了?”
“你啊......”
朱元璋苦笑一声,却是叹息道:“还是完全没领略到此策精髓。”
“儿臣洗耳恭听。”朱标连忙说道。
“其实也很简单的......”
朱元璋无奈的解释说道:“此策最妙之处,在于这是一个阳谋”
“没错,此策是在给诸王戴上枷锁。”
“但自始至终,咱有逼迫他们戴上这枷锁吗?咱没有啊。”
“而甘心戴上枷锁的,又必定是那些怀有野心的藩王。”
“这那就是大明的不稳定因素,而现在他们有给自己开疆拓土的机会,自然会心甘情愿的接受此策。”
“这是千古未有之阳谋,堪比那推恩令。”
“这,才是任以虚苦心设计此策的意义所在。”
“一边给诸王放血,诸王还得甘心受奴役!”
听完这些之后,朱标顿时愣住,跟着震惊道:“任以虚居然想的这么多?”
“你还是太小看任以虚了......”
朱元璋无奈一笑说道:“能彻底解决藩王之祸的计策,岂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你得细细体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