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篇论文,多年前已经全部清理干净了。”
“甚至当年发行的那本期刊也全都找回来了。不可能还有留存在市面上的。”
宁安如没有回答,但陆从文知道。
姜百川论文发表的第一天,宁安如就风风火火地举着杂志跑到了竞赛队,那表情比她自己发表论文还兴奋。
“从文你看,百川的论文发表啦!我要拍下来,永远留存,哈哈!”
那时,她高兴地像个小疯子。
陆从文只当她说的是玩笑话,却没想到她还真的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这份情谊,你姜百川此生用什么来还呐。
收到宁安如信息的人纷纷打开手机,数学系的宾客们都围成一圈研究论文。
但全场确实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来。
黄景仪离开数学系多年,对数学领域的尖端成果已经没有那么熟练。
所以即便是她看了半天,也没有察觉出什么,只认为是一模一样的。
陈傲也拿起手机,时隔20年细看姜百川当年的论文。
看了5分钟,众人还是面面相觑。谁都分不清对错。
关键时候,还是黄景仪站了出来。
“姜百川,你是想说,你的论文才是对的,陈傲院士那篇是错误的?”
“没错。”姜百川道:“虽然前置系数只有0.1的差距,但代表陈傲院士计算水下流体方程式的算法是错误的。”
“我的才是正确的。”
没有人站出来反驳。
因为没有人看得懂、说得清。
“你有什么办法论证吗?”
“有!”姜百川回答,“我今天请省电视台的记者朋友来,也是想让所有观众作个见证。”
“三天之后,论证结果就能揭晓。谁对谁错将一目了然。”
三天就能论证陈傲猜想?
文慧心很兴奋,她觉得这个新闻的价值是史无前例的。
张重山又一声冷哼:“姜百川你到底知不知道,陈傲猜想是需要实践来论证的。”
“这种科研实践可不是你们小孩子过家家,随便找些道具就能论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金钱。”
“如果这么随便就能论证,这猜想早就论证完毕,成了定理和公式了。”
“你一个丢了工作的穷鬼,想怎么论证?”
姜百川脸上透着自信,说:“这你无需担心,我说三天就三天。三天后等着看结果就是。”
“如果我能论证,我要陈傲院士恢复我的名誉,承认陈傲猜想是错的,我是对的!”
“如果我不能论证,那我就承认,我确实是学术造假。”
“怎么样,敢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