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骨山白

厌骨 岸壳 2191 字 2天前

他抬手,青烟便识趣钻入他掌心消失不见。昼空也跟着落幕,喑哑寂然。

望枯得以看清来人。

他眉间点血,青丝挽风,凤眼是道不明的悲悯,垂向世人。茭白色泛光的布衣并无半点纹样,浑身上下只一玉牌作佩环于腰身,单凭擢寒之骨亭立高楼。

不焚身,松石色舍利子却俨然化入他眼中,稍一流转,好似呷着三千弱水。

确是,秋水为神玉为骨。(取自杜甫《徐卿二子歌》)

立人间,却远人间。

红墙院内屈膝谦卑的宫女、苟活的太监们一时看呆了眼,待到觉察时,已然虔诚朝圣,伏倒大片。

桑落只嗤笑,金锁链却得灵识,再将望枯盈盈一握的腰身也缠上两圈,“倦空君?他三道天劫渡完了么?怎么还有闲情雅致跑皇宫来?当真是比传闻的还要大度。”

望枯分暇将她话听了去。

倦空君何许人,望枯不知。

但若说三道天劫,有一道劈去她家了,她是不可不知。

桑落逢男子都看不顺眼,又最爱往旁人痛处里戳,那皇宫定是这倦空君的痛处。

但他这人却像听不见,只是背靠清月皎空,顺势盘腿而坐,足下漾开一朵碧莲,虚虚将他端在红墙青瓦之上。

他左手负后,右手又窜出那些流萤似的清风,如抚发之姿,化成三根琴弦。

他一拨弄,琴声也如春水流淌。

三弦定调,断然奏不出纷繁的乐曲,但景好,夜好,人也平心静气。停琴时,余音尚绕心田。

随即,不见脚的人影们从四方汇入此院,却不约而同向倦空君一人而去,但都识趣兵分两路。

作恶多端者,往墙下走;勤恳向善者,往云上走。

皇宫最东边,有一幢铜钟楼,不道高耸入云,也有十五丈。

许是此地方便倦空君抚慰天上化成烟火的亡灵,才选了处里外皆宜的高楼。

闻声,伤者则自愈,荒草也昂首。

便是桑落也难堪其扰,手晃荡得厉害,就此松开。

桑落戾气横生,扯着嗓子大喊:“风浮濯,你堂堂佛修,怎会连明辨是非的本事都不知!你这结靡琴炼得真是极好,丁点剑气都被断为煞气!纵使不属一派,也不至是个瞎子罢!你可知我宗同样要护百姓安危?而今你若害这罪魁祸首逃走,来日你要救的,便不止这些了!”

但说是风浮濯,纵使望枯久居深山,也略有耳闻。

常人只道,风走万里,濯浮世污。

他虽为太子出身,却因尝过寻常人百倍的苦楚,才被真佛钦点为门下弟子,踏入仙途。磐州上下念他良善至此,三代哀悼,遍地都是为他修缮的庙宇。可风浮濯为人谦卑,不留传迹,当年原委已不得而知。

而在仙界,是因独坐不活生灵的空桑山整整三百年而被广为人知。

旁人吃苦是迫于生计,他吃苦却是其心往之。他坚信佛护苍生,肩扛济世重任,慰一亡灵,便攒一功德与修为,不论恶与善,皆以常心待之——真乃千古第一人。

纵有天劫缠身,但飞升已是临门一脚。

风浮濯忽而起身,幽幽回望一眼,无与相仿,他自清玉,也不过绝尘而去。

只叫外人知晓何为四大皆空。

风浮濯走就走了,望枯身为不堪一击的枯藤,被他余下的风吹得向后跌倒,却不忘连滚抬臂看伤口。

血与沙砾混为一谈,反复查看都确信为糜肉一处。

“……”望枯大失所望。

既然这佛修能抚伤,怎么治不了她的。

要知道,这世道,穷人连病都看不起。

何所似阔步向前,展开扇子挡在望枯身前:”桑宗主,倦空君天劫当首,稍有差池,都将毁于一旦,何况他也是秉公行事,总不能放着枯藤恶妖不管,管良善君子罢。”

他又合扇遥指:“我们四人对付她一个,总不会让她跑了不成?”

望枯无辜眨眼,反过来为他慷慨解囊:“风一吹我就跑了,宗主们不妨试试将我双腿打断,兴许就不会了?”

何所似口水呛声:“我等可为正人君子,岂会、岂会用这下三滥的法子!”

襄泛也吓得够呛,扭头对顾山来发问:“你们妖怪都这样猖狂?”

顾山来的脸极是阴沉,往事不堪回首:“……与我无关。”

望枯又计上心头,摆作一副憨态可掬的纯良模子道:“那宗主们用银两收买我也成。”

这便有钱找郎中疗伤了——若只是依傍那枯身的自愈能力……少说要等到下个百年才是。

何所似一言难尽:“……这妖怪到底安的什么心?”

顾山来思忖再三,狐疑道:“倦空君出手,从未有差池,为何此妖不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