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补贴。
杨晨就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哲库虽然前期筹集了10亿元的资金,但这点在后续的流片以及芯片生产过程中完全不够用,所以得需要融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杨晨又不希望其他的公司或者个人成为哲库的股东,这可是他辛辛苦苦肝了好久才弄起来的企业,前途无限量大,怎么可能给别人来采桃子。
不过哲库缺钱的问题也要解决,杨晨想了想去,只有国家最靠谱了。
国家的钱进来,即使占了哲库一定的股份,他也觉得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做芯片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补齐整个华国在这方面的短板,只要他们不控股,不影响自己对哲库的控制就行。
在技术展示会现场,杨晨还见到了余成东,他也和麒麟的团队一起来的。
本来他是不用来的,但是听说杨晨已经弄出4纳米的芯片了,比麒麟还要猛,所以就赶过来看看。
俩人见面之后,余成东开口就直扑主题:“你们的4纳米芯片真的设计出来了?”
“当然,要不我来这干嘛,没有真技术不是来丢人吗?”杨晨得意地说道。
面对余成东,他不用谦虚,毕竟都那么熟了,该装还是得装。
“你,牛逼!”余成东对杨晨竖了一个大拇指,随后就有些沮丧地说道:“哎,你们这真是雷厉风行,连4纳米芯片都搞出来了。”
“我们那搞了好多年,一直突破不了,4纳米的麒麟一直不成功。”
“怎么会?”杨晨有点惊讶,“你们不是好几年前就设计出5纳米的麒麟9000了吗?怎么4纳米卡那么久。”
“5纳米芯片是我们先做的没错,但你也知道,被米国佬了搞了一波,此后芯片设计就有点停滞了,毕竟设计了也生产不出来。”
“而且米国佬连EDA设计软件都不给我们用,没那东西就设计不出电路图,我们只能先做EDA的替代品,一来二去就耽误了。”
看着余成东唉声叹气的样子,杨晨不由得庆幸自己的4纳米芯片电路图是系统帮画的,要不也面临着与麒麟同样的问题,没EDA工具设计不出电路图,毕竟天意也被米国制裁了。
“那你们的Mate 70用什么芯片?麒麟9300?”杨晨试着问道。
“只能是它了,虽然整体性能落后一点,但胜在稳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要不等我们的芯片出来了,卖一点给你们,反正我也想对外销售芯片,不过我们要独占半年,得等这个独占期过了才能对外开售。”
“咦~”余成东眼前一亮,“那绝对可以,今年的Mate 70用不上,明年的P80可以用。”
“那到时再谈!”
……
感谢大佬“江江江秋”送的灵感胶囊,“→就取这个名字了”送的五朵鲜花,好久没求礼物了,兄弟们看完麻烦刷一个免费的“永爱发电”,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