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么多猪肉也吃不完,奶奶就把吃不完的猪肉做成咸腊肉。咸腊肉是这样做的:春天的时候把猪肉洗净,切成长方形厚厚的块,长大概20厘米,宽约10厘米,然后把猪肉块涂上一层又一层大酱,接着把肉块挂在房檐底下风干,风干好了之后挂在屋里的墙上。吃的时候用刀割下来一小块儿,剩下的还挂在那里。奶奶常常在夏天炖豆角的时候放腊肉,把腊肉切成薄片和豆角一起炖,炖熟了的豆角上面有许多白色的小泡泡,腊肉吃起来咸咸的、香香的。因为到夏天农村就几乎没有人家舍得买肉了,这是那个年代农村人储存猪肉的一种方法。
奶奶来的第一年林涵美家杀了一个猪,快过年时爸爸和哥哥去大姨家大姨又给了一脚子猪肉。一脚子就是四分之一,一只猪有四只脚,从中间横竖各一切,可以分成四脚子。爸爸和哥哥又把那一脚子猪肉拿了回来。大姨还给了别的挺多东西,爸爸拿不过来,叫哥哥拿,哥哥拿不动,就拖着装东西的袋子走,因为要走去车站,大姨家住在邻县的县里。大姨给林涵美买了一身衣服,也放在那个袋子被哥哥拖了很久。
是一身浅绿色的衣服。林涵美小时候很少有新衣服,只记得爸爸给自己买过一个绿尼龙小衫,还买过一个红的带白牙子的小衫,红小衫买的时候才花了7块钱,还把林涵美高兴够呛。有一次爸爸从柜子底下给林涵美翻出一件粉色的外衣,林涵美穿上,爸爸带林涵美去了他们屯子里的老韩家,林涵美坐在老韩家炕上一个劲儿地低头瞅自己的衣服,老韩家的媳妇发现了就说:“哎呀,林涵美的小粉衣服真好看。”林涵美更高兴了,歪着头喜滋滋地笑。
林涵美更小的时候穿得更不好,常常是一个小开花帽,一个小开花棉袄,就是帽子和棉袄都破了。爸爸那时应该还穿得挺好的,因为有一次村里有人家办喜事,爸爸带带林涵美去的,在外面玩时听见村里人议论:“你看林福海穿那么好,给孩子穿那样。”还说:“你说林福海还能不能再找?”另一个人说:“能不找吗?那么年轻。”林福海是爸爸的名字。
林涵美别的衣服都是哥哥穿小了剩下的,爸爸有时还会给哥哥买布做衣服,但从来没给林涵美做过。林涵美有个表姑在邻县的一个镇上开成衣铺,那个镇离林涵美家30多里路,爸爸骑自行车去那个镇上买好布料放在表姑的成衣铺里,等表姑把衣服做好,爸爸什么时候去再把衣服拿回来。
爸爸有一次带林涵美去给哥哥买布料,爸爸到了镇上,先去了表姑的成衣铺,把林涵美放在表姑那,自己去镇上买布料。因为跟表姑不熟,爸爸一走,林涵美就大哭起来,表姑急忙抱着林涵美哄,还去隔壁的商店给林涵美拿了一袋糖,因为着急,没带钱,跟商店的人说:“待会儿给你钱。”林涵美记得那袋糖两块钱。
林涵美家的邻居在奶奶来了林涵美家之后才回来。他们家五口人,一对夫妻和三个孩子。大孩子是个女孩,和林涵美同岁,小名叫赵华子,老二也是个女孩,最小的是个男孩。日子过得不咋地。她家常常吃大饼子,大饼子就是玉米面饼子,把玉米面用水和了,加点儿小苏打,炖上菜再烧一会儿锅,待锅热了,用手从盆里抓起一块玉米面弄成饼子的形状,贴在锅上,一般在锅上贴一圈儿,然后盖上锅盖把锅烧开,开锅之后再等一会儿大饼子和菜就都熟了。那时农村家家常吃大饼子的多,常吃面的少。林涵美家却常吃面,几乎不吃大饼子。那时面也分两种:白面和黑面。白面就是打面的时候打得狠些,这样出来的面少,麸子多;黑面就是打面的时候打得轻些,这样出来的面多,麸子少。林涵美家常吃的是白面。林涵美还记得奶奶来时带来点儿黑面,有一天奶奶用黑面擀面条,林涵美看见了,惊讶地叫了一声:“呀!黑面面条。”奶奶还不好意思了,低下头羞赧地说:“嗯,黑面面条。”
林涵美有一次去找赵华子玩,走到她家外面,听见赵华子正哭唧唧地跟她妈抱怨:“成天吃破大饼子。”她妈说:“那不吃大饼子吃啥呀?”
赵华子她妈常带着赵华子和她妹妹抱着她弟弟,晚上来林涵美家串门。冬天的时候,爸爸和哥哥坐在炉子前烧炉子,炉子上放一个小铁锅,锅里烧开水,爸爸或哥哥问:“喝糖水喝开水?”答喝糖水的就在碗里放点儿糖,再用瓢舀点儿水放碗里,答喝开水的就直接舀点儿开水放碗里,还有炒的瓜子,他们很爱来林涵美家。
有一段爸爸给林涵美买了点儿钙片,白色的,有点儿像药,是甜的。有一天赵华子来找林涵美玩,林涵美就拿出一片钙片跟赵华子显摆说:“你看,我吃药不用喝水。”然后就把钙片嚼嚼咽下去了。赵华子很诧异,说:“你吃药不用喝水,不苦吗?”她以为林涵美吃的是镇痛片呢。那时农村的常见药就是镇痛片。而且钙片长得很像镇痛片。林涵美骗她说:“苦呀,可我不怕。”后来林涵美才告诉赵华子那是钙片,不苦,是甜的。赵华子就说:“我也要吃钙片。”林涵美的爸爸说:“要吃钙片你回家吃去。”林涵美的爸爸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