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无数的试错和牺牲。
故事的主角刘欣,也许只是千千万万为技术献身的理想或实用主义者群体中的一个。
但正是千千万万个主角,用他们的成功或失败,为技术最终的进步和突破铺平了道路。
这类电影,只能郭帆来拍!
毕竟…郭帆是我国导演界的学历巅峰,其他导演能把牛顿三大定律说明白都费劲。
不是说搞科幻必须懂这些,但…你什么也不懂,连基本的科学理论都不屑一顾…
不说别的,就说韩山坪,他甚至没看过《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之类的电影,当年在央视…就是央视,有现场观众提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有《星球大战》、《变形金刚》?’
韩山坪回答‘…你说的那些是魔幻片…’
对的,他甚至搞不清楚魔幻、科幻的区别!
你也能理解为什么滕崋韬认为《上海堡垒》是硬科幻…
“我联系了大同煤矿,他们会派遣专业的指导小组来帮助你们搭建实验室还有一些技术指导…”
“真的?”
“当然…《地火》最好能拍出纪录片感…”
郭帆点头:“我尽力…”
“《地火》拍摄时候做个记录…”
“记录?记录什么?”
沈旭东解释:“记录如何分组,如何让程序化、工业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郭帆点头,然后问了:“沈总,我感觉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