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俩人走后,汪翠莲也牵着小宝回家了,准备回家和儿子儿媳说今天发生的事,也让他要好好感谢和报答人小姑娘的救命之恩。

安宁和君临逸走在农村的乡镇上,道路并不像后世那么宽敞,公路都不是,只能说马路,毕竟都是泥土路的街道,人也稀疏的很,路过的行人也都是急急忙忙的,偶尔能见到一辆自行车行驶通过。

街道的两边房屋有红砖房,也有老旧的泥土房,房屋建筑更是参差不齐,并没有街边小摊贩,毕竟现在还是经济计划年代,不允许私人做买卖,否则被抓就定义为投机倒把的时代。

安宁感叹于这年代文化的差异和落后,真不是一星半点,后世发展的如此之快,全靠经济的流通与创新。

俩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拿出了好几袋的东西,打包好要寄给几个长辈以及君临逸父母的,准备的有安宁在空间做的吃食,猪肉脯、牛肉干、熏兔、熏鸡、肉酱、干蘑菇、果干、茶叶???

给大哥和二哥寄的是随吃随拿的食物比较多,毕竟俩人都是住宿舍没做饭的,也就准备都是方便他们食用的东西,猪肉脯、牛肉干、肉酱、辣椒酱、果干???

不知不觉间,两人就已经走到了邮局门口,邮局内人还是有一些,安宁看到零零碎碎的人,取包裹、邮寄包裹、寄信、打电话。

只是唯独没看到有发电报的,可能是电报使用费用实在是高的离谱,发电报三分钱一个字,标点符号照算不误,还真没什么人能承受得了这个费用。

一般不是急事基本都会选择寄信,最多打个电话,据说费用也是蛮高的,打电话三毛钱一分钟,在这年代出家在外几年不回家或者联系不上的太正常不过了。

还真没什么人会像安宁和君临逸一样,十天半个月就有信件和包裹收,扯远了我们回归正题。

两人进入邮局并没有先去取包裹,而是直接先去的电话区。

安宁一想到,昨晚君临逸和她说的,他已经给她爸妈说了两人的事,双方父母都已经知晓此事,她就一阵头秃,没想到这家伙说自己直接写信,跟我爸妈说还真就说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面对现实了,只是打电话前幽怨的看了君临逸一眼,“看你干的好事,让我怎么跟爸妈说呀!我肯定会被唠叨死的。”

闻言,君临逸有点心虚的摸摸鼻子,但他却不后悔这么做,他要是不先下手为强怎么行,村里那么多人打小媳妇的主意,他必须把小媳妇拐进自己的户口本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