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贾府的深深庭院之中,诸事皆按规矩与命运的轨迹缓缓运行着。这日,荣国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贾母高坐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分坐两旁,王熙凤虽抱恙在身,也强撑着来了,李纨、宝钗等一众姑娘们则垂手静立一旁。
贾政面色凝重,缓缓开口:“如今朝廷与海疆蛮夷之地欲行和谈,需得遣一宗室女前往和亲。圣上念及我贾府昔日功勋,恩准在府中姑娘里挑选一位,以郡主之礼远嫁。”众人听闻,皆大惊失色,一时间,厅内寂静无声,唯有窗外的风声呼呼作响。
王夫人率先回过神来,忙道:“这可如何使得,我那几个姑娘,皆是娇生惯养,怎受得了那远嫁之苦。”说着,眼中已泛起泪花。邢夫人也在一旁附和:“正是,这和亲之事,关乎姑娘一生,需得慎重再慎重。”
贾母轻咳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贾母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探春身上,眼中满是慈爱与无奈:“依我看,探春倒是合适。这孩子素来聪慧机敏,又有主见,定能担此重任。”探春听闻,微微一怔,随即上前一步,盈盈下拜:“孙女愿为贾府分忧,听从老祖宗与父亲的安排。”
众人皆望向探春,眼中有惊讶,有敬佩,亦有不舍。王熙凤心中暗叹:“三姑娘这一番担当,实非常人可比。只是这一去,山高水远,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消息很快传遍了贾府。赵姨娘听闻此事,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匆匆忙忙赶到探春的住处,却被丫鬟拦在门外。“三姑娘正在休息,姨娘请回吧。”丫鬟轻声说道。赵姨娘心中恼怒,一把推开丫鬟,闯进屋内。
探春正坐在窗前,看着手中的书卷,听到声响,抬头见是赵姨娘,眉头微微一皱:“你来做什么?”赵姨娘走上前,语带哭腔:“我的儿啊,你怎么就答应了那远嫁之事?你这一去,可让为娘如何是好?”探春冷笑一声:“我不过是为了贾府的荣耀,再者说,这也是圣上的旨意,岂是我能拒绝的。倒是你,平日里少生些事端,便是对我好了。”
赵姨娘听了,心中委屈万分:“你这孩子,怎么就这般狠心?我虽身份低微,可也是你的生母啊。”探春站起身来,目光坚定:“我的生母是太太,你不过是个姨娘罢了。自小你就不曾好好教导我和环儿,如今又来这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赵姨娘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转身离去。
回到自己房中,赵姨娘越想越气。她想起平日里探春对自己的冷淡,心中恨意更浓。“都是这丫头,平日里就看不起我,如今更是要远走高飞,留我在这府中受苦。”她一边想着,一边拿起剪刀,对着一件未完成的针线活狠狠剪去。
这边探春看着赵姨娘离去的背影,心中也不免有些酸涩。她虽嘴上强硬,可毕竟血浓于水,赵姨娘再不堪,也是自己的生母。只是她自幼便明白,在这贾府之中,唯有靠自己的努力与尊严,才能立足。如今远嫁,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是她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探春远嫁的日子越来越近。贾府上下都在为她的婚事忙碌着。王熙凤拖着病体,亲自操办各项事宜。“三姑娘这一去,定要风风光光的。”她对平儿说道。平儿点头应是,眼中却满是担忧。
这日,李纨和宝钗来到探春房中,为她整理嫁妆。看着满屋子的绫罗绸缎、珠宝首饰,李纨不禁落泪:“三姑娘,你这一去,可要好好照顾自己。若是受了委屈,千万要捎信回来。”探春强颜欢笑:“大嫂子放心,我自会照顾好自己。倒是你们,在府中也要多多保重。”
宝钗走上前,握住探春的手:“三妹妹,你素来聪慧,到了那边,一切随机应变。只是这路途遥远,你要注意身体。”探春看着宝钗,心中满是感激:“宝姐姐,多谢你的教诲。我记下了。”
贾环得知姐姐要远嫁,心中也十分难过。他来到探春房中,低着头,小声说道:“姐姐,你真的要走吗?”探春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心中既有恨又有怜:“环儿,姐姐走后,你要好好读书,听太太的话,不要再惹是生非了。”贾环默默点头,眼中泪光闪烁。
终于,到了探春出嫁的日子。贾府门前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之色。然而,众人的心中却满是悲伤。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探春身着凤冠霞帔,坐在花轿中,心中五味杂陈。她透过花轿的缝隙,看着熟悉的贾府,心中默默告别。
赵姨娘躲在角落里,看着送亲的队伍。她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指甲都嵌入了肉中。一开始,她的指甲还修剪得整整齐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双手不自觉地用力,指甲也变得乱七八糟。她看着花轿渐行渐远,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我的儿啊,你这一去,何时才能回来……”她在心中默默呼喊着。
一路上,风餐露宿,探春却从未有过一丝怨言。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明白这是自己无法逃避的命运。终于,他们抵达了海疆之地。这里的风土人情与贾府截然不同,人们的服饰、语言都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迎接她的是当地的首领,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威严的男子。他看着探春,眼中露出一丝欣赏:“听闻天朝的郡主聪慧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探春微微欠身,微笑道:“多谢首领夸奖,今后还望首领多多关照。”
在异国他乡,探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逐渐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与信任。她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积极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在贾府,众人也时常挂念着她。贾母时常对着探春的画像发呆,王夫人也会在夜深人静时,为探春默默祈福。
赵姨娘虽然平日里与探春不和,但自从她远嫁之后,心中却始终惦记着她。她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房中,回忆着与探春相处的点点滴滴。每当想到自己曾经对探春的不好,她就后悔不已。“若是能再见到她,我定要好好待她……”她时常这样喃喃自语。
时光荏苒,一晃数年过去。探春在海疆之地生活得越来越好,她与首领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他们育有一子,生活幸福美满。这日,探春收到了贾府的来信,信中说贾母身体抱恙,十分想念她。探春看完信,泪水模糊了双眼。她决定带着孩子,回贾府探亲。
当探春的马车缓缓驶进贾府时,众人都出来迎接。贾母看着多年未见的孙女,老泪纵横:“我的儿啊,你可算回来了……”探春走上前,抱住贾母:“老祖宗,孙女不孝,这么多年没能在您身边尽孝。”
赵姨娘站在一旁,看着探春,心中既激动又紧张。她不知道探春是否还在怨恨自己。探春看到赵姨娘,微微一怔,随即走上前,轻声说道:“姨娘,这些年,您过得可好?”赵姨娘听到这句话,泪水夺眶而出:“好,好,只要你过得好,我就好……”
这一刻,多年的恩怨在亲情面前烟消云散。探春看着眼前的家人,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无论走得多远,贾府始终是她的家,而这份亲情,也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贾府的上空,仿佛又回荡起了昔日的欢声笑语,那是家的温暖,也是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