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和李江移居美国,在美国建立了一家公司,为了区分香港公司,一直叫美国艺辰,香港公司叫香港艺辰。
听吕先生介绍,美国艺辰的生意一直都不是很好,需要香港公司不断输血才能维持。
穆青问吕先生:“为什么美国公司的生意一直都不很好?”
吕先生说:“美国市场原有供应商大部分是美国人,有自己的文化,跟我们会有区别,不是很容易就会接受外来公司。”
“另一方面,应该也不相信我们可以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所以美国艺辰想要在美国创立自己的品牌,不会很容易。”
穆青想,恐怕集团公司如果想在美国建立自己的机构,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吕先生问穆青:“听湖南这家花纸厂的总经理讲,你们很多花面都移走,拿去你们本地花纸厂生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穆青回答:“也不能说很多吧,是有一些。”吕先生继续问:“为什么不在这家花纸厂做了?”
穆青知道,这恐怕有梁亚静的私情在里边,但肯定不能这样讲。
于是就说:“本地花纸厂毕竟离得比较近,有些问题处理起来会比较方便。”
“另外就是没有运费,一般都是本地花纸厂直接开车送到我们工厂。”
吕先生说:“如果湖南这家厂愿意降价,愿意承担运费,也承诺如果你们遇到花纸方面的问题,只要你们一个电话,保证在最短时间赶到贵厂,是否可以考虑把以前移走的花纸再移回来?”
穆青很奇怪,香港公司难道参与这家花纸厂的经营?怎么会管这些事情?
就问吕先生:“吕先生,您为什么会管这些事情?”
吕先生看出穆青的疑虑:“其实我们跟这家花纸厂的合资形式,跟你们工厂是一样的,不负责生产经营。”
“一方面因为需要在这里采购花纸,另一方面需要他们帮我们设计花面,以便提供给客人参考,争取到更多订单。”
“目前这家花纸厂因为订单量不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恐怕再没有订单很难维持。”
“香港艺辰跟这家花纸厂已经合作多年,各方面都很熟悉,而且一直合作都很愉快,希望能帮他们一把。”
“否则香港艺辰就不得不另找其他花纸厂合作了,其实帮他们也就是在帮香港艺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