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礼书

太史公说啊:这美德真是泛滥成灾啊!能主宰万物,驱使群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到大行礼官那儿溜达了一圈,看了看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变化,才发现原来礼仪是根据人情来制定的,仪式也是按照人性来设计的,这历史可够悠久的了。

人道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是复杂得跟蜘蛛网似的,规矩嘛,就像万能胶,哪儿都能粘上。用仁义来引导人们向善,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所以嘛,品德高尚的人地位就尊贵,俸禄丰厚的人就备受宠荣。这样一来,整个天下就能被统一起来,万民也能被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你看啊,人们喜欢坐舒服的车子,于是就给他们打造了金碧辉煌的车舆,配上华丽的装饰;眼睛喜欢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于是就给他们绣上精美的花纹,展示工艺的高超;耳朵喜欢听悦耳的音乐,于是就给他们调和出和谐动听的旋律,让他们心旷神怡;嘴巴喜欢吃美味佳肴,于是就给他们准备各种美食,满足他们的味蕾;心里喜欢珍贵的宝物,于是就给他们打磨出晶莹剔透的玉器,表达他们的心意。

但是呢,为了防止人们过于奢侈,过于追求华丽,也得给他们来点简单的。比如,用大路越席这种朴素的车子,穿上皮弁布裳这种简单的衣服,听听朱弦洞越这种清雅的音乐,尝尝大羹玄酒这种朴素的食物。这样一来,就能平衡一下,让大家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所以嘛,从君臣朝廷到平民百姓,从车舆衣服到宫室饮食,再到嫁娶丧祭,都得有个规矩,有个分寸。孔子老人家都说了:“禘祭从第一次灌酒开始,后面的我就不想看了。”这就是说,礼仪得有个度,过头了就没意思了。

这世道变了,周朝衰落,礼崩乐坏,大家都不按规矩来了。管仲那家伙,家里豪华得跟啥似的,三归之礼全给他占了。那些守规矩、讲正道的人被世人嘲笑,反而是那些奢侈、僭越的人被吹捧得跟啥似的。连子夏这样的高材生都说:“出门看到繁华景象就开心,回家听夫子讲课也快乐,心里矛盾得很,不知道该选啥。”更别提那些资质平庸的家伙了,早就被这种歪风邪气带跑偏了。

孔子老人家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可他在卫国待的时候,那环境跟他的理念就是合不来。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们也都散落各地,有的去了齐国、楚国,有的隐姓埋名。这难道不让人痛心吗?

到了秦朝一统天下,把六国的礼仪都收了,挑好的用。虽然跟圣人的制度有点出入,但起码尊君抑臣,朝廷上也是井井有条,算是继承了点古人的传统。到了高祖刘邦那会儿,叔孙通稍微调整了一下礼仪,但基本上还是沿用秦朝的。从皇帝的称号到下面的官员、宫室、官名,都没啥大变动。

孝文帝上台后,手下人想给他定个礼仪,但他喜欢道家学说,觉得那些繁琐的礼节没用,对治理国家没帮助,所以就给废了。孝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是个明白人,他多次劝孝景帝说:“诸侯都是皇帝的辅佐,跟臣子一样,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现在那些大国都自搞一套,不听朝廷的,这哪行啊。”孝景帝听了他的建议,结果六国反叛,晁错成了替罪羊,被皇帝杀了来平息事态。这事儿在袁盎的话里都有。从那以后,当官的就只知道吃喝玩乐、拉关系,没人敢再提改革礼仪的事了。

哎呀,这当今皇上可真是个有追求的人啊!他即位以后,就忙着招揽那些儒术之士,想让他们一起把礼仪给定下来。可这事儿啊,十来年都没搞出个所以然来。有人说啊,古时候天下太平,百姓们其乐融融,祥瑞之事频频出现,那时候的礼仪啊,都是根据风俗来定的。皇上听了这话,立马就下诏给御史说:“咱们这些当皇帝的,各有各的治国之道,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顺应民心,根据民俗来制定礼仪嘛。你们那些议论的人老是拿太古时代来说事儿,那老百姓们能有啥指望啊?咱们汉朝也是一家一国,那些传统的典法都不传下来,那咱们的后代子孙怎么办呢?文化繁荣了,礼仪就博大精深;治理水平浅薄了,礼仪就狭隘。咱们可得好好努力啊!”

于是呢,皇上就在太初元年改了历法,换了服装颜色,还封了泰山,定了宗庙和百官的礼仪,作为国家的典章制度,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