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晋蜀战役长江天堑

当罗宪一路仓皇逃窜至徙县时,已是疲惫不堪、狼狈至极。他稍作喘息,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姜维,并将犍为一带近期发生的惨烈战事一五一十地道出。不仅如此,南安城沦陷以及赵广将军壮烈战死的噩耗,更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姜维的心口。

姜维静静地听着罗宪的叙述,面色愈发阴沉,悲伤之情溢于言表。然而,面对这一连串沉重的打击,他心中更多的却是深深的无奈。如今蜀汉危在旦夕,敌军势如破竹,他们所能做的似乎唯有以死相拼,倾尽所有力量坚守这片土地,哪怕最终血洒疆场,也要扞卫蜀汉的尊严和荣誉。

与此同时,身处后方的刘谌也得知了前线战况的危急。他心急如焚,立即下令加强对长江防线关键据点——僰道的防守部署。但此时此刻,刘谌深知仅靠单纯的军事防御已难以扭转乾坤,于是开始未雨绸缪,思考起后续的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谌决定派人给姜维等将领送去书信。信中的内容大致如下:倘若长江以北的防线实在无力抵御晋军凶猛的进攻,希望姜维等人能够暂且保存有生力量,果断撤退至长江以南地区继续布防。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外,刘谌还在反复斟酌是否应该与强大的魏国展开谈判。自从魏国一举灭掉吴国之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按兵不动,并未对蜀国发起全面攻击。由此可见,蜀国对于魏国而言或许仍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否则,以魏国的实力,若想彻底铲除蜀国想必并非难事。只是,这场谈判究竟能否顺利达成目的?又会给风雨飘摇中的蜀汉带来怎样的变数呢?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就在罗宪与姜维成功会合之际,钟会所率领的大军在经过一番休整之后,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气势汹汹地朝着徙县扑来,并展开了一轮狂风骤雨般猛烈的攻击。此时,无论是姜维麾下的军队,还是罗宪手中的兵马,皆是经历过多场惨烈大战洗礼后的疲惫之师。众多士兵身上带伤未愈,原本高昂的士气此刻也变得有些低落。

然而,当那投石车发动攻击时,巨大的石块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际,狠狠地砸向徙县城墙和城内的守军。紧接着,漫天的箭雨倾盆而下,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使得守军遭受了不小的伤亡。但即便如此,蜀军之中仍有部分初经沙场的新兵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面色惨白、惊恐万分;而更多久经战阵的老兵们,则显得淡然自若,似乎对于这样残酷的战争场景早已司空见惯。

在投石和箭雨的双重打击过后,钟会方才下令让手下士卒扛起云梯以及其他各种攻城器械,向着徙县城池步步逼近,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之战就此拉开帷幕……蜀军更多的是麻木的进行防守,因为从晋蜀开战以来,这样的战斗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能活着对蜀军来说已经是一种幸运。很多人都亲眼见证前一秒还在跟自己畅谈的战友,下一秒就永远的倒下了。

相比于徙县的腥风血雨的战斗,犍为的杜预则在攻占南安后,没有遇到很激烈的反抗,于是杜预打算进攻僰道,当临近长江时,杜预放弃了想法,毕竟现阶段没有水师的帮助,很难突破这道天堑。于是杜预调整战略,准备向汉嘉的严道进攻,企图切断蜀军的退路,同时让人把自己的战略计划告诉了钟会。

姜维在接到刘谌以建议,以及罗宪投奔徙县的的同时,当机立断地派遣出了众多经验丰富、身手矫健的斥候。这些斥候身负重任,他们要严密监视着四周的动静,以防晋军趁虚而入,对严道发起突然袭击。

而此时,晋军正如火如荼地对徙县展开了猛烈的攻势。然而对此,姜维沉着应对,这时姜维所布下的斥候,很快便察觉到了位于犍为的晋军出现了向严道进军的迹象,并迅速将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了姜维。

得知此消息后的姜维眉头紧蹙,心中快速地盘算着应对之策。经过深思熟虑,他深知徙县如今已难以守住,好在刘谌早已未雨绸缪,于长江之上准备好了用于撤离的船只。于是,姜维不再有丝毫的迟疑,毅然决然地下达命令:留下一部分士兵继续坚守城池,以迷惑和拖延晋军;而其余大部人马则火速撤往严道,随后渡过长江,前往旄牛据守防御。

在做出这番周密部署之后,姜维率领着蜀军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夜间撤退行动。为了确保部队能够安全顺利地抵达目的地,他们不仅小心翼翼地选择行进路线,还巧妙地在沿途设置了各种陷阱以及埋下伏兵。这样一来,如果钟会胆敢率领晋军穷追不舍,必然会陷入蜀军精心布置的圈套之中。

果不其然,钟会在发觉姜维已然洞悉了自己与杜预共同策划的计谋之后,不禁怒火中烧。尽管成功攻下了徙县,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在稍加安抚城中军民之后,便毫不犹豫地亲率大军沿着姜维撤退的方向一路猛追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让钟会始料未及的是,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数次蜀军的伏击。虽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这些突如其来的攻击着实令晋军心惊胆战,极大地减缓了他们追击的速度。

就在同一时刻,姜维率领着他麾下的军队抵达了严道。他们经过一路奔波,早已疲惫不堪,但形势紧迫,容不得他们有过多的歇息时间。于是,士兵们迅速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并及时补充了所需的给养物资。

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姜维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这支队伍就像一阵疾风骤雨般,马不停蹄地朝着江边赶去,渡过长江后朝着牦牛方向疾驰而去。。

早在之前,蜀军便已开始在牦牛一带精心构筑起坚固的长江防线。这条防线不仅是抵御敌军进攻的最后一道屏障,更是守护蜀国生死存亡的重要堡垒,所以绝对不容许出现任何一丝一毫的差错和疏忽。

而随着蜀军从江北地区陆续撤离,整个江北区域除了巴郡的临江还掌握在蜀军手中之外,其余所有据点都已经被放弃,蜀军全体撤回了长江南岸。面对这样的局势,黄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也做出了撤退至涪陵郡的决策。就这样,整个江北彻底落入了晋军之手。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早在战事爆发之前,刘谌及姜维等人便已未雨绸缪、精心谋划。他们有条不紊地组织起大规模的撤离行动,将绝大部分平民百姓安全转移至长江南岸的云南、永昌、建宁以及兴古等郡。

此外,还有一部分民众出于自身意愿选择前往掸城郡(掸国被蜀军拿下的地方)。尽管路途艰辛,但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毅然踏上征程。经过一番辗转流离,这些百姓最终也都在新的土地上安顿下来,开始重建家园。

随着百姓们的妥善安置,晋蜀两国之间激烈的战役因长江天堑这一自然屏障而暂且停歇。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仿佛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两军阵前。双方皆意识到短期内难以突破对方防线,于是纷纷偃旗息鼓,养精蓄锐,以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