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晚棠端起茶碗呡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后娓娓道来:“这位典籍两年前考上的同进士,是个没什么身家背景的普通学子,家中长辈世代务农,虽说小有田产,但供养出一位进士来也着实不易。
家中父母俱在,是个朴实良善的,现在依旧住在老家,家里还有一位哥哥,已经娶妻,一位妹妹,尚未婚配,他是只身一人居住在京城,只租赁了一个小院子,身边也只有一个小厮服侍跑腿。”
听到这,李姨娘的心里便有些失落,这样的家世家底,属实是太单薄了些,上无父母相助,下无兄弟帮衬,唯靠自己一人拼搏。
谢晚棠顿了一下,看了眼李姨娘的神色,随后接着说道:
“不过胜在家世清明,没有那么多后宅之事,那典籍的父母远在老家,轻易不会上京城来,若是大姐姐嫁过去,关上院门小两口过日子也是自在。
只不过那典籍前期能力不显,开头恐怕是要过几年苦日子的,但既然能考上进士,想来能力也不会差得到哪里去,待日后得父亲点拨一番,前途也还算是坦荡。”
听完这些后,李姨娘沉默了,她垂眸消化着谢晚棠刚刚说的那些话,原本的满心雀跃,现在却愈发凝重了,刚开始觉得这三个都挺好的,现在怎么觉得这三个都这么不尽人意呢?
不过于氏倒还真不是随意找了这么些个人来敷衍了事,相反,必定也是花费了一定心思筛选过了的,只是筛得不够彻底而已。
而且,对于大部分的人家来说,庶出子女的最大作用就是联姻,充当两姓家族之中的枢纽跟连接,既不指望他们出人头地,又不指望他们承接家业,所以对于嫁过去的人家有个别什么缺点不足,也实属正常,嫡出的都不敢求凡事十全十美,更何况是庶出。
别的不敢说,能求亲到于氏这里的,庶子里头,绝对没有比正三品更高的了,嫡子求亲,没有比谢绍骞下属更合适的了。
至于那位从八品翰林院典籍,自然也是有他出色的方面,好歹是靠自己一步步参加科举考过来的,毕竟官命这种东西,落在父亲兄弟身上,不如落在自己身上。
他若是争气,说不准日后还能给自家娘子熬个诰命出来。
谢晚棠瞥了眼沉默的李姨娘,收回视线垂着眼眸,手指捏着茶碗盖子,轻轻的拨动着漂浮的茶叶,碗盖与茶碗发出一些不轻不重的碰撞声,她淡淡开口说道:
“李姨娘可莫要觉得二叔母挑选的人选不好,是故意敷衍你了事。”
李姨娘闻言愣了一下,随后立马反应过来,对着谢晚棠连连摆手:“三小姐莫要误会妾身,妾身绝没有那个想法,若妾身真有,那就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也是,放眼一看,谁家主理中馈的主母,会对别的房头的庶女这般费心,还给了好几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