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5毫米口径以上到100毫米的迫击炮和榴弹炮上,只有一部分使用了制导头。
为什么不在100毫米以下口径的武器甚至是枪支中大量普遍使用制导头呢?
一句话,成本原因。
随着口径的变小,炮弹直径变得更小,则导引头就得做小,而工艺就得做得更精细;精细度越高,则代表着工艺成本越高,反而抗震动能力却变得更差。
大家都知道,越精细的东西越不抗震。在炮弹出膛一瞬间,加速度是惊人巨大的,对导引头的抗震能力有着变态的要求。这就是一发制导炮弹成本等于50发普通炮弹的原因。
而且,小口径弹药的射程和爆炸威力远远比不上大口径弹药,使得费效比更加不好,从而使得各国军队不愿购买小口径制导弹药,只青睐大口径制导弹药。
至于小于12.8毫米以下的子弹,包括雨霖科技公司武器分公司等一大批优秀军工企业都研制成功过,但是主要问题还是纠结在成本和可靠率上。
以通用的5.56毫米弹药为例,每一颗装有导引头的子弹的成本是275.66颗普通子弹的成本,而出于导引的需要,以前铜弹头必须做成空心,里面装上精细的导引头,并且加长弹头体,并加装尾翼,否则飞出后无法控制飞行轨道。但是弹头体一旦加长,其在飞行途中就容易翻滚,造成弹道改变,使得导引和尾翼变得徒劳,不可控。
而最关键的是弹头的顶部必须是非金属,才能可靠的传输自带的雷达波或者激光束。这对于有穿透要求的子弹来说,这就致命了,因为非金属顶的硬度始终比不上金属顶。
工程师们发现12.8毫米以下的小口径弹药的非金属顶和金属弹体结合是个非常棘手的工艺。
后来工程师们干脆淘汰金属做弹头,直接用透明材料做,但很多年过去了,还是不能解决弹头硬度和传输信号的矛盾,也意味着成本无法控制下来。
对于大口径的榴弹类和穿甲类弹药,这些都不是问题。榴弹类主要靠爆炸毁伤目标,导引头做在前端没有任何问题。而穿甲弹的导引装置可以做在头部后侧,只要开的窗口不影响雷达波穿透就可。这在只有几毫米直径的子弹上是无法做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子弹实现这些导引成本太高,而且可靠率也低下。
在实际战斗中,必须先用枪对目标照射一次,经过枪里的电脑芯片告诉子弹目标方位,否则子弹只会按普通子弹飞行;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秒以上,这就使得在紧张的战场上,使用制导子弹根本没有先机。
一句话,成本高,可靠率低,使用复杂,所以制导子弹根本没有市场。
这就是22世纪轻武器弹药的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