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研讨

温宁心知的确如此,如果要想知道老妪说的是真是假,也只能从其他人身上入手,因为故事中的当事人已经是无一生还。

将本子向后翻了一页,指着本子上的“陈端”两个字,对郑心瑜说:“第四件事,就是关于陈端这个名字。央合给我的名片上,就是这个名字,他手下的人也一直称他为陈先生。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陈端这个名字,是央合为自己取的汉族名字。”

“但是之前我在老师面前提到陈端这个名字的时候,老师说他对这个名字有印象,然后给我发了一份他见过的那个陈端的资料,里面有照片。但是照片里的人比较年轻,我只见过央合一次,而且年龄差距很大,所以我也判断不出来是不是同一个人。”

“在老师的回忆中,那个陈端挺神秘的,只是参加一个心理学研讨会而已,提交的资料中,自己的联系方式都写的是假的。”

“老师说那个陈端的发言很独特,也很有依据,所以让他印象很深刻,但想再联系的时候却联系不到了。”温宁讲了关于陈端这个名字的目前已知信息。

郑心瑜问:“会不会是巧合?只是重名而已?”

温宁说:“有这个可能,毕竟这个姓名也算不上罕见,重名也正常。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不会是重名这么巧合。”

“主要有两点让我觉得不会是巧合,第一点就是研讨会上那个陈端的表现,提交的资料里不填自己的真实联系方式,发言很独特,不与其他参会人员联系,发言完之后,在大家都没注意到的时候,就离开会场。”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陈端是一个很高冷的人,但这其实也是说不通的。发言独特与悄无声息离开会场,这两个行为之间是矛盾的,一个是很高调,想被人记住,另一个却是很低调,不想被人发现。”

“他的行为之间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我想不明白。所以我会觉得,他在会场上的这种行为是有些不对劲的。”

“第二点,就是和我们自身的症状有关。我们的症状,其实更多的是表现在心理上,那个陈端参加的是心理学研讨会,所以,我不认为这会是巧合那么简单。”

“而且,根据我老师发来的那份资料,我算了一下那个陈端的年龄,和央合的年龄也是能对上的。”温宁说出了自己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