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层焊接架起的桁架和管线,本质是对飞船左右两侧的臂铠模块的固定。
经过现代化改装后,这些飞船的舰载AI,可以通过传感器的压力模块,通过反馈臂铠模块被加固在船身时的紧密程度判断它的完整性。
一旦遭遇重创导致臂铠模块损坏严重,或加固结构被破坏彻底,导致压力不足,舰载AI就会给飞船各舱室下达指令。
会有船员赶赴预定舱室,手动完成攻势MK1级的卸甲动作。
只需要几分钟,重甲战列舰就能完成蜕变,从笨重的战士变成灵活的刺客。
当然了,按照作战预想,攻势MK1级一旦卸甲完成,就会撑起护盾后撤,让出战场位置。同时利用自身卸甲后质量减轻,但引擎功率不变的特性,以超出敌人预料的灵活撤出,退到后方接受战地母舰级,或天宫号的战地抢修。
重甲结构让这种船丧失了灵活和机动性,甚至牺牲了许多空间。
但同样也赋予了她快速重新披甲,紧急抢修后重返战场的能力。
想想吧,尼亚加拉级无畏舰居中抗线,数艘攻势MK1级交替承伤,弓头鲸级输出,攻势MK1受伤下线,又因为臂铠模块吸收伤害主体完整,在后方老营接受快速维修更换臂铠,随后重新奔赴前线。
如此铁砧,再由兰苑亲率入侵者级战列舰,带领噩梦级高速巡洋舰侧方切入,后方粽子级过量输出,化为战锤落下。
啧啧,这场面,光是想想就赢了。
两人一边畅聊,一边进入飞船内部视察:
“……战场尽量设计在星门附近,让尼亚加拉级能提前到场,再不济也把战场航程设计在3-5天内,攻势MK1级负责当诱饵牵制住纳米疫群,等尼亚加拉级和兰苑的钻石舰队一到,就能立刻组成锤砧,消灭敌人。”
李斌说着做出攥拳的动作:“如此一来,钻石舰队一个方面军,就能消灭大片敌人,甚至将附近星系的纳米疫群全部吸引。”
古老的飞船内部,船舱虽然少,但空间异常宽阔,在人之领早期,这些飞船承担着与不知名的敌人交战的任务,她的舱室厚重,舱门都需要手动使用机械装置开启,而非自动化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