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2年,是北魏兴安元年,也是南朝宋国元嘉二十九年。
以这年为中间的前后三年,对南北对峙的这两个大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年份。
北魏这边,先是太子拓跋晃死了,接着是皇帝拓跋焘死了,再接着是新皇拓跋余也死了。少年皇帝拓跋濬登基。
接着是南朝宋国也开始发生巨变。
先说背景。
刘义隆发动的第二次北伐失利后,开始撤军时,军中将领的归宿也有了变化,并对以后的朝局影响很大。
东线总参谋长萧斌被撤职。南平王刘铄向父皇打报告,把他要到自己麾下担任右军长史。
刘铄、刘濬已经与太子刘劭交好,所以萧斌间接成了太子党。
沈庆之是北伐计划的反对者,公开宣布讨厌皇帝的头号爱将王玄谟,本来为刘义隆所不喜。
但萧斌要斩王玄谟时,被沈庆之劝阻,留下王玄谟一条命。
刘义隆见到沈庆之时,便问:“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