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蔡邕,蔡伯喈”。

点头,刘备便朝其说道:“当年在凉州让羌人等族闻风丧胆的英雄,不曾想成了如今人人暗中痛恨的恶贼,真是可叹啊”!

闻言,蔡邕道:“殿下所言与老夫而同,当年的董卓的确是陛下的福,而现在的董卓则是陛下之祸,朝廷之灾”。

“可蔡公,这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为得帝君之位者,不乏出现至亲之人相互残杀、攻伐来”

看着皱眉的蔡邕,刘备说道。

赞同的点头后,蔡邕便说道:“而这一切都与自身有关,若是你平静如水,对于地位毫无感觉,这又如何说呢”?

笑了笑,刘备道:“那就没有现在的董卓之祸了”!

“或许吧”。想了想后,蔡邕又道:“一切的根源,都是董卓自身对于地位的追求,以至于后面不惜一切代价,成就自身,可这又有多少人心中会真正承认,认可呢”?

“蔡公所言即是”!话毕,刘备话锋一转:“蔡公这敢问现在的大汉要恢复以往,需要如何做”?

闻言,蔡邕喝了口茶,想了片刻,才缓缓的道:“如今的大汉早已支离破碎,要想恢复以往,难.....”。

刘备问:“蔡公此言怎讲,这若是朝堂之上无董卓,对于大汉各地来说,那可谓是福兮”。

闻言,蔡邕叹气道:“就算没有董卓,后面也会出现一个同董卓一样之人,祸乱朝纲,另外各地诸侯早已各自为政,想要恢复以往,十分困难或者绝无可能矣”。

见蔡邕如此说,刘备心知肚明,就算没有董卓,世间大乱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否则董卓身死后,就不会有群雄割据,互相攻伐了。

所以有与没有,也阻止不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现实。

依靠陛下以及众臣口头上之言,这比之兵马过万的州郡而言,当不得什么,毕竟自身拳头硬,那才是硬道理。

否则就只能沦为别人脚底下的踮脚石。

“所以蔡公,如今我大汉早已是面目全非”!看向蔡邕,刘备道。

点头同意,蔡邕说道:“殿下说的不错,而本身老夫已辞官,奈何这董卓硬是派人将我拖家带口的带来洛阳,放言不从者,格杀勿论,至此不得不低头,唉....”。

点头想了想后,刘备道:“毕竟洛阳的政事,董卓可不会,所以就只能指望汉之老臣,为其当政”。

“谁说不是呢,董卓此人,心性歹毒,恶劣,人命在其眼中,更是如同草芥,官员在其面前,不过视为笼中鸟雀”。

蔡邕微微摇着头道,眼中貌似还有些失落。

“『汉之忠臣,虽辅败庭,可依旧是兢兢业业,相信着大汉会再回以往,而对于这些人来说,或许大汉还能返昌盛,可骗的了自己,有怎能骗的了别人呢,否则那么多的汉之臣子,亦不会在群雄而起之时,择主而侍矣』”!

“殿下,我等且不聊此论,不知诗词书法,可有兴与老夫一谈啊”?

稍缓后的蔡邕,也是对刘备说道。

“蔡公,玄德略懂一二,若蔡公有兴,玄德亦是乐意与之一论”。看着蔡邕,刘备也是如此说道。

听闻此言,蔡邕也是笑了起来,于是与刘备探讨起这诗词歌赋之论。

而面对此二人的絮絮叨叨,典韦是默默的当起听众,有时听到不太懂的,典韦还会不时的问上一句。

自然,刘备与蔡邕也是耐心的给典韦解释一番。

而蔡邕在与刘备相谈之时,他发现自己的问题,只要刘备想一想,都会用一种新鲜的词汇来做出回答。

这让蔡邕对刘备此人,也是越发好奇起来,所以二人畅聊直到黄昏之时,蔡邕与刘备才算分开。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