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简单。
在东夏与蒙古断交之后,蒙古派往高丽收取“国赆”的使者便不能继续从东夏入境高丽,于是只好冒险穿过金国的占领区前往高丽,可这就大大提升了危险系数。
公元1225年正月,从高丽国收取了“国赆”的蒙古使团在刚刚渡过鸭绿江后不久就被人截杀。
为了调查清楚真相,东道诸王之中的帖木格(成吉思汗的弟弟)派遣使者前来探查情况,却又被人半路杀死。
这下可坏事了。
死一次,你说是有人陷害。
可现在连着死了两次,而且第二次死的还是调查组,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连续两次发生了这种事情后,高丽国上下竟然没有派出一个人前去蒙古说明情况。
于是,蒙古将这两笔血债安在了高丽的头上,双方就此断交。
小主,
幸运的是,此时的蒙古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西征花剌子模以及与金国和西夏的战争中,根本无暇去顾及这个弹丸小国,所以暂时让他们逃过一劫。
可欠的债迟早是要还的。
之前不还,只是时间未到罢了。
公元1230年,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正式任命“火儿赤”(蒙语译为‘带箭筒者’,是皇帝近卫的怯薛执事之一,皆为善射之士)撒礼塔为帅,以“杀使”事件为借口,发兵东征高丽与东夏。
为了保证后方无忧,在征讨高丽之前,撒礼塔就先与耶律薛阇(耶律留哥之子,耶律留哥于1220年去世)会合,双方共同将金国在辽东的事情进行了一番扫荡,将他们赶出辽东,同时打通了前往高丽的通道。
至于东夏,则是准备在灭亡高丽之后再行进攻。
1231年八月,撒礼塔率耶律薛阇等军将越过鸭绿江,开启了对高丽作战的序幕。
在渡过鸭绿江后,蒙古军面对的第一座高丽城池就是咸新镇(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郡),按照蒙古惯例,撒礼塔首先派人进城劝降,并警告他们如果不投降就等着屠城吧。
在蒙古军队强大的武力震慑之下,驻守咸新镇的将领根本没有废话,直接就投降了,并且转头替他们带路,招降了朔州宣德镇(今朝鲜咸竟南道定平郡)。
在兵不血刃取得了咸新镇之后,撒礼塔意识到,高丽军队的作战意志极其薄弱,如果按部就班进行推进的话会很浪费时间,于是决定兵分三路,快速席卷整座朝鲜半岛,而后回师进攻东夏,彻底平定东北地区。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是再懦弱的国家,也不缺乏有血性的人!
在蒙古军南下的过程中,虽然有些城池未经抵抗便开城投降,但也有很多城池的军民们为了不做亡国奴,也进行了殊死抵抗。
瑞昌县郎将文大被俘后,蒙古军命他前往铁州(今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招降,他对城内大声呼喊道:“这些都是假蒙古兵,你们一定不要投降。”
他之所以这么喊,是因为高丽上下其实对于蒙古是很畏惧的,因为他们亲眼见识过,当年把他们打的鬼哭狼嚎的契丹人被这些留着辫发的蒙古人杀的屁滚尿流。
而有一部分东夏士兵和金兵,则是利用高丽人对于蒙古人的畏惧心理,假扮成蒙古人在高丽国边境一带进行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