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法并用的情况下,天文、历法、五行、阴阳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古代思想再次发生交流跟碰撞。
从制度上说,货币改革、盐铁专营、算缗告缗、推恩令、内外朝、刺史制度等一系列全新制度的推行,也给后来两千多年的帝国统治绘制出了底色。”
在国家以及文明的层面上讲,汉武帝的有为政策,奠定了中华帝国的外延跟内核,振奋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酝酿了一个文明的气魄。
“如果评价汉武帝,想要说出一个相对客观、相对公平的评价,或许从我们前面就一直在讲的国家财政角度出发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国家财政是国家权力运行的血管,百姓把收入的一部分跟生命交给国家,是为了让国家在有事发生的时候站出来保护百姓。
小主,
这期间不管是对外防御敌军扩张领土,抢占资源,还是对内兴修水利赈灾济民,体恤百姓,都是个人跟国家的双赢。
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就会觉得汉武帝征战并不是错误,因为中原百姓的命是命,边关百姓的命也是命。”
“就像刚刚说的有关战争的内容,如果无法和平,如果匈奴总是会入侵边关劫掠百姓,那朝廷就应该打,应该狠狠地打,打到敌人跪地求饶,打到敌人分崩离析。
而这期间产生的所有负面压力,需要由国家承担,这就是国家存在的根基。”
“同时,在朝代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掠夺别国的资源跟生存空间,汉武帝的政策也在转移着国内的矛盾。”
可当战争已经给百姓增加了巨额负担的时候,武帝晚期的那些对匈战争是否还一定要打?
远征大宛等其他征服是否也必须打?
这其中就要画上个问号了。
越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越是想在自己的统治期间解决所有的问题。
可连这后续的仗都有待商榷的话,更何论国家财政下的权利天平。
把百姓们的钱收入国库,上下官吏贪污,皇帝带头搞迷信,到处巡游求长生,大兴宫殿,荒淫后宫。
这一条条都是皇帝跟统治阶级的个人享受,对百姓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同学们把自己代入到皇帝的身份,自然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全部都情有可原,怎么也能找到正当的借口。
可如果大家把自己代入到最底层的百姓身上,那光对着空气,只在嘴上骂武帝几句都算是轻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