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在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首次出现了有关石油性能跟石油产地的记载。
即“高奴有洧(wěi)水,可燃。”
高奴位于陕西延安一带。
这里面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以及它似水的形态,并且可以燃烧。
但“石油”这个叫法出现之前,石油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称呼。
汉晋时期,石油被称为“水肥”跟“石漆”。
如《后汉书·郡国志》中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这句话中的“石漆”指的就是石油。
还有西晋时期的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也记有,“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着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极明,与膏无异。”
这个“水有肥如肉汁”中的“肥”指的也是石油。
而且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采集并利用石油。
隋唐时期,石油被称为“石脂水”跟“黑香油”。
如唐朝的《酉阳杂俎》中记有“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这时候的石油除了被用于润滑外,还开始被用于照明。
宋朝《老学庵笔记》中还有一个关于“石烛”的记载。
石烛,是石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固态成品。
它比普通的蜡烛更顶用。
换算的话,一支石烛相当于三支普通蜡烛。
石油除了被应用于生活中,还曾被应用到战争中。
比如唐朝《元和郡县图志》中就写过石油在玉门关地区作战起的作用。
“石脂水在县南有苔,………周武帝宣政年间(南北朝时期),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以获济。”
到了宋金辽时期,石油别称“猛火油”。
这是石油专门被用于战争用途的称呼。
在北宋时期,“石油”这一称呼在《太平广记》中第一次被提出。
但正式为它命名的人是沈括。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把历朝历代使用的各种称呼全部统一命名为“石油”。
并且此书中也对石油有了非常详细的描述。
从这之后,石油开始有了多种用途。
比如炼钢、用药、制墨等。
在早期,石油很多,几乎是自然溢出地面的。
但随着石油的用处越来越多,石油开始越来越少。
因此人们慢慢学会了凿井开采。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有关石油井的记载出现在元朝时期。
也就是《大元一统志》中的记载“在延长县南迎河凿石油一井,其油可燃……”
明朝中晚期,一位叫张瀚的官员西游入蜀,关注到了四川的油井。
并在他编着的《松窗梦语》卷二《西游记》中写道,“有油井,井水如油,仅可燃灯,不堪食。”
《益部谈资》中写道,“油井:在嘉州、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为诸县。”
这些地方全都在如今的四川省内。
除此之外,明朝时期在新疆库车一带也发现了石油。
到了近代,据《台湾府志》中的记载,清朝咸丰十年(1860),一位叫邱苟在台湾发现了石油,而且他每天都可以收集到6公斤左右的石油。」
秦(220)。
懂了,他大秦还没有是吧。
嬴政拿出投影之前给他的矿物资源分布图。
那上面很多名称都是后世的称呼,所以在投影正式讲这些内容之前,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是什么。
也不知道它们具体有什么用处。
这个投影只会回答跟投影所讲内容相关的问题!!!
真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
他还蛮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置的!
但他大人有大量,才不跟它计较。
就现在看来,这个石油的用处还不小。
嬴政找到石油的图标,开始查看石油的分布图。
为了保护好资源图,他只能自己看自己在已有的地图上做好标记。
幸好,这个石油,刚好是他目前正在做的标记。
确定好所有的地点后,他思考片刻后把这事交给了萧何跟李斯两人。
李斯还是挺得他信任的。
被带到咸阳的萧何他也观察了一段儿时间,起码能力上还是很不错的。
交给这两人,他并不担心。
……
汉(127),刘彻也打开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