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代,传统钢铁技术的发展再次缓慢下来。
直到洋务派发起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才开始推动我国炼铁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1885年,建立的贵州青溪铁厂是近代最早的钢铁厂。
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家大型的钢铁企业——汉阳钢铁厂,它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全面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精力放在了恢复生产上面。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主要是通过学习前苏联的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提高冶炼强度跟降低焦比的操作方针,总结出了高炉高产的经验。
降低焦比,可以节省成本,这样的话,相同的焦炭就可以炼出更多的铁。
注:焦比,每冶炼出一吨合格生铁需要消耗的焦炭,正常范围是600g—800g,先进水平能达到400g,甚至个别可以把焦比降低到350g。
1963—1966年,我国自主开发了高炉喷吹煤、重油等技术降低焦比,除此之外,还开发了钒钛磁铁矿冶炼的技术。
(注:高炉喷吹煤,一种炉料,它可以替代焦炭,还能提高铁的产量。
重油,没有经过处理的石油被提取出汽油、柴油后剩余的部分。
钒钛磁铁矿中含铁、钒、钛等多种元素,在我国境内的分布非常广泛,且是公认的难冶炼的矿种之一。)
我国经过学习阶段跟独立发展阶段后,开始引入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比如厚料层烧结时提高厚料层度,通过提高低价褐铁矿配比改善钒钛烧结矿的质量,还有开发了配煤炼焦的新技术。
注:烧结,就是把各种含铁的粉末跟适量的燃料、溶剂以及水等混合,通过烧结的设备把粉状颗粒重新黏结成块的过程。
配煤炼焦,好的煤资源占比较少,所以需要通过配煤节约这部分优质的焦煤,扩大炼焦所需的煤源。
一直到21世纪,我国炼铁技术发展进入了自主创新阶段,开始以更快的速度高速发展。
2013年,我国钢产量为7.79亿吨,占全世界钢产量的48.5%。
生铁产量为7.09亿吨,占全世界生铁产量的61.1%。
这个时期,我国自主创新并设计建设了多个大型高炉,比如京唐5500m3高炉、沙钢 5800m3高炉等。」
所以,清朝之后就没有朝代了?
百姓们纷纷猜测,为什么清朝之后,就换了一种称呼。
近代跟现代。
还有那个“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这让他们的心中不由地产生了别样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