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虽然询问袁盎怎么办,但在袁盎给出方案后又没有采取,而是让丞相跟御史大夫把沿途不给刘长送食物的官员全部处死。”
“因为刘长的死,当时民间出现了讽刺刘恒的歌谣,即‘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刘恒因为这个歌谣,在刘长死后追封他为淮南厉王,同时将刘长的封地原封不动地封给了他的3个儿子。”
“接下来是被逼自杀的薄昭(170)。刘恒继位后,薄昭也变得越来越奢靡,甚至安插亲信干涉朝政。”
“后来,薄昭杀了朝廷使臣,因为此事他犯了大罪,但刘恒不忍心下令赐死他,也不愿意再次看到跟刘长死后出现对他不利谣言一样的事情,就让大臣们去跟薄昭喝酒,希望薄昭能自己想清楚自杀,薄昭自然不愿意。紧接着刘恒就让大臣们穿着丧服跑到薄昭家里哭丧,薄昭无奈,只好自杀。”
“他自杀后,刘恒对外宣布薄昭虽然触犯了法律,但是他已经自杀了,所以就不再追究他的责任了。刘恒的这个做法,既避免了碍于情面不罚薄昭导致国家律法被破坏,又防止了出现他杀害舅舅等不利谣言的出现。”
此后,刘恒处理类似案件的时候,采取的都是借手杀人的手法,主打一个既能维护国家的法律又能维护自己的名声。
“最后一部分,刘恒时期跟匈奴以及南越的关系。”
“刘恒在位期间,匈奴一共发起了三次进攻。”
“第一次就是刘兴居趁机发动叛乱那次(177),匈奴的右贤王背弃和亲之策,发起进攻,双方虽未正式交战,但这是白登之围后匈奴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第二次是老上单于进攻汉朝(166)。他的前锋攻打到了距离长安不到200里的地方,直逼西汉的政权中心,刘恒很快就命张武等人前去迎战,双方苦战,随后匈奴退出塞外,但他们往后多次来犯,刘恒不得不派使臣去跟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政策。”
老上单于是冒顿单于的儿子,军臣单于又是老上单于的儿子。
“第三次是军臣单于攻打汉朝(158)。他拒绝跟汉朝的和亲,从继位后就积极准备着伐汉。他让士兵分成2队,分别进攻,刘恒依旧派张武等人前去镇压,匈奴看汉军加强了戒备,便撤退了。”
文帝期间,虽然继续采取和亲政策,但匈奴依旧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吕后摄政期间,禁止边市流通铁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匈奴获得铁器从而铸成武器,壮大匈奴的军事力量。想法是好的,但是吕后当时属于是一刀切的做法,所有的边市都被禁止流通铁器,这可就误伤了南方的南越。”
“南越跟汉朝一样,属于农耕文明,而铁器不足就会导致南越存在更多未被开发的岭南地区,同时南越本身又无法大规模地生产铁器,这就导致南越难以维持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政权稳定性受到威胁。”
“南越王赵佗认为吕后会这样做,肯定是听信长沙王的谗言,而长沙王是想借汉朝的力量吞并南越,于是赵佗就跟汉朝绝交了,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当然这是吕后时期。”
“刘恒期间,他为了了解南越 ,先是派人去调查了赵佗的祖宗八代,将其祖坟‘保护’起来,然后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向南越提供铁器,又换掉了攻打南越的官员,转而让赵佗的兄弟当官,因为这些举措,汉朝与南越重修于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