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李适令刘德信,招募兵士三千人,去增援哥舒曜。
李适又命神策将军白志贞,招募新兵。
白志贞勒令住在京城长安的各节度使子弟,自己出钱准备兵器、战马、铠甲,自带武器装备从军入伍。
然后只给你们一个没有工资的空头五品官衔。
他这些不得人心的荒唐做法,激起强烈民愤民怨,人们开始咒骂朝廷里是一群昏蛋。
德宗李适一心想荡平叛贼,再命为李谟担任荆襄行营元帅,调入泾原将士,归属李谟指挥,令他率军东征平叛。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奉命率领五千人到达长安城外待命。
这时是这阴历十月底,泾原将士一路上经受着冰冷彻骨的寒风,脚下道路泥泞,一路叫苦连天。
将士们又没有斗笠、蓑衣等雨具,雨夹雪落在他们身上,冰水浸透了衣服,大家又冻又饿,情绪达到崩溃边缘。
顶风冒雪到达长安城边上,没有朝廷官员及时前来抚慰他们。
将士们都满心盼望得到一些物质奖赏,交寄给家人。
没想到京兆尹(长安市长)王翃,奉皇帝诏令领人慰劳远道而来的泾原军队,他们只分给将士们粗劣的高粱窝头和飘着几片菜叶的白菜汤。
高粱窝头冰凉,白菜汤也已冰凉。此外没有任何封赏。
兵士们多么奢望,每人喝上一碗温热的羊肉汤,暖暖身子也暖暖心房。
京城官老爷们一大群,没有一个人,设身处地为将士们想一想,他们在雨夹雪天气,淋了一路冷不冷。
将土们忍不住群情激愤,他们愤怒地把冰凉的高粱窝头啃几口扔在地上,冰凉的白菜汤泼在地上。
兵士们愤怒地说:
“我们这些人就要不顾生死奔赴战场,很多人去了就死在战场上,再也回不了家乡!
朝廷那么多官员,他们心里在忙乎什么?
一顿热乎好饭都不让我们吃,谁愿意丢弃小命,去千里东征,和叛兵生死搏斗?”
小主,
“如今长安城琼林、大盛两座国库,黄金、白银、铜钱和绫罗绸缎,满得都装不下!
朝廷一点都不舍得分给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去拿?”
于是他们身披铠甲、高举旗帜,直奔长安城。
姚令言正在朝堂上和德宗李适辞行,准备带兵东征。
忽然得知部下将士发生了兵变,他急忙出宫,追上哗变的将士们,高声喊道:
“各位军士,你们马上去东征立功,怎么还用担心得不到荣华富贵呢?
你们无缘无故就发动变乱,莫非要盼着被朝廷杀灭你们三族么?”
有个兵士喊道:
“姚大帅!别替朝廷画大饼给我们吃!
信你画得大饼,我们小兵只会饿死!
只见战场白骨成堆,没见哪家当兵得了富贵!
朝廷待我们百姓怎么样,想想交不完的苛捐杂税,我们就心里有数了!”
兵士们都不听他的,反而把姚令言团团围住,簇拥裹挟着他,一起往前走。
姚令言被他们挤得脚不沾地,不由自主被推着走。兵士们一路喧哗吵闹着,到达通化门。
这时宫中使者奉德宗李适诏令,走出皇宫安抚将士。 使者高喊:
“皇上有令,每人分给绸缎一匹。”
将士们听了越发愤怒,纷纷喊道:
“我们东征是去为国送命!我们难道我们是为了区区一小捆绸缎么?”
哗变将士中,有人朝宫中使者射来一箭,使者中箭扑倒,趴在地上不动弹了,他已经死了。
将士们一哄入城,城内街道上的百姓们吓得四散奔逃。
乱军兵士高声喊道:
“你们不玩惊慌害怕,我们是前来搭救你们的!
从此后,我们不像朝廷官府那样,抢夺你们得财物,逼迫你们交赋税!
朝廷向你们征收房屋税,我们不干那种缺德事!”
朝廷的苛捐杂税祸害百姓,现在成了哗变兵士们安抚百姓的借口。
德字李适听说乱军进入长安城,即命令李谊 、姜公谕前往抚慰。
乱军列阵在丹凤门,手持弓箭等待皇宫来人。
这样剑拔弩张的,实在没法劝说安抚。
李谊姜公谕没办法,返身回报李适。
李适又号令皇宫御林军抵御乱军。
没想到白志贞招募的皇宫御林军部队五千人,只停留在笔记簿上,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白志贞全是编造姓名、年龄、户籍、登记造簿,他只是为了按人数骗取国库军粮、军饷,供自己贪污。
这支五千人的部队,只活在编造的花名册中,现实中一个兵也没有。
所以到了危急时刻,不管皇帝李适如何召唤,没有一个兵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