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觉得,自己已经不会再有什么感到意外的时候了——大明犯下的这些严重错误,没有一个不是在历史上没有先例的。

但或许就像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最后那一句一样,“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虽然这句话本来更多地是被放在治国得失上,但放在任何一个已经有了先例、后人却并不吸取教训的地方,都很合适。

与后金、清朝对峙这么多年了,大明居然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情报系统,不能相对准确地探查到后金的各方面动向,现如今更是被这些特意放出来的流言耍的团团转……皇太极他放流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大明的皇帝、大臣们,还真是次次都上当!

要他是皇太极,那他也不会放过这么一个简单高效又低成本的好方法。

——而且,就算皇太极真的要派兵重演一次京畿之乱又如何?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建设,最初的那一次蓟州一带,难道大明还没有布置下相关的防御措施吗?

而这么多年的对手做下来,难道明思宗,还有那些高官大臣们还没有对作为后金的主导者的皇太极,有一个基本的分析和判断?

反正朱棣看了这么多下来,他已经觉得,皇太极这个人并不是那种会轻易地、在没有任何计划和有效目标的前提下,就随随便便去“攻破京师”的——他可能会袭击京畿之地,但是京师他不在已经有了完整计划的情况下,是不会真的直接攻破的。

而皇太极若是想要重演一下过往的案例,那他就不能派出太少的军队;但关外如今又有着大明的十余万大军……如果后金大部分兵力都出动,那后金内部难道不会陷入被袭击的风险吗……

朱棣叹气,大明当时的情况,不仅是内忧外患,更是不少真正能够做决定的人脑子不够用,或者另有想法啊。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摇头,对刘启道:“以高压来运转朝堂并非完全不可,但是这其实非常考验作为君主之人的能力和心性。”

他本人总体而言是比较宽和的风格,这一方面是他的个人性格决定,一方面也是大汉如今的客观需要决定。

但是,如果真的有需求的话,他也不反对一定程度上的高压手段——不管哪种手段,总归都是要为了国家和君主来服务的,只要能达成目的,并且不会有什么大的负面影响,那就可以。

只是,高压手段,看起来简单,只要有什么问题就处理掉这些有问题的、能力不足或者小心思太多的臣子。可实际上,真的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并且让天下能够有效运转,又不留下太多的负面影响,并不容易。

看,明思宗这么做,不就已经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了吗?且,他的目标,多半也没有怎么很好地达成。

刘启点头,他明白这个道理。

不论是哪种风格,想要驾驭群臣,统治天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是在明朝末期,这样一个各处矛盾都已经无法掩盖、内忧外患不断交织的时期了。

当然,明思宗本人也已经用许多操作证明,他确实不是一个能够在这样的时期多么有效行使权力的君主。

【这一系列的交战对于清军的影响非常大。】

【在洪承畴大军以及锦州城中祖大寿的兵马的两面夹击之下,清军本就兵力不占优势,又在火器方面同样不占优势,由此,便连连失利,丢失了不少阵地,人马死伤同样许多;甚至,在连日下来,几近溃败。】

【作为当前统领的多尔衮,一面勉励支撑,一面迅速向皇太极报告最新战况,表示明军现如今势不可挡,清军急需支援。】

【收到消息的皇太极极为重视,他对于松锦一带的情况非常在意,这关乎着他日后的一切规划,甚至还关乎着清朝的日后存亡。】

【因此,在收到消息后,他当即决定赶赴前线;同时,为了能够尽可能地与十三万明军达成均势,或者最起码不至于兵力过少,皇太极调动了几乎清朝内部的全部男丁,十五岁以上的一律从军,参与此次作战。】

【本来,皇太极是打算八月十一日就带着先头军出发的,但是因为他一直在流鼻血、止也止不住,于是决定暂缓三日,等到十四日再出发。不过,即便等了三天,到了八月十四日这一天,皇太极的鼻血也依旧没有停止。】

【虽然这件事情与本次战局关系不大,但是鼻血这件事情其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