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昭被这段内容开了眼:“北边还分得这么细?”汉族,渤海族,契丹族自不必说,但是后面那几个就不是非常出名了。而且,看神迹的意思,这也就是几个代表性部族,应当还有不少小部族并没有被报出来。
“当然细,不过那种特别小的部族通常也不需要记,他们只能依附一个大部族,不可能脱离出来——倒是这个室韦,是那个蒙兀室韦吗?金朝到底有没有统领他们?”赵光美对于北边那些微小部族并不十分在意,他还是更关注那个蒙古。
之前辽国存在的时候,蒙古的地方和部族应当是在辽国的控制下,即使不是完全控制,名义上也是。那金国也接手了这一块地方吗?
赵匡胤对着舆图比划了半天,终于道:“有点问题。”他先把西夏大致的位置划出去,又划出去了西边,“辽国后来还建立了一个西辽,那么原本西边辽国的领土金国肯定没有占领,西夏也没有,而金国在俘获天祚帝后……”他顿了顿,咬牙切齿,“就直奔我大宋而来。”
“这样一来,辽国东部的土地他们肯定占住了,西部没有,中间呢?中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去控制吗?中间的那些部族有没有想过自立?”
覆灭辽国后,金国就开始攻打大宋,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这上面,那么原有的辽国的中部领土投注的精力就相对减少。那部分土地上生活的都是那些游牧部族,他们是什么来个人说让他们服从就会服从的?
“而且,还有‘汉化’的问题。”赵匡胤直接拉出了本次神迹开头对于金太宗的那一段概括,“汉化……不少那些蛮夷建国后都有汉化,辽国也有,但却并没有算作辽太宗的概括中,因为辽国到底还是个游牧。”他用着神迹中出现的各类词汇,而在场之人都能够理解。
赵匡胤的意思很明确,作为搬用了中原一套制度建立起南面官的辽国,都没有在概括中用到“汉化”一词,相反,神迹一直都在强调辽国始终具有游牧属性,那么金国为什么就直接用上了这个词语?
“我可不信,他们若是据有偌大草原,还能够这么‘汉化’。”赵匡胤做出了最后总结。
能够以“汉化”作为特征、作为直接指代的,还有一个北魏,而北魏的汉化是什么汉化?程度又有多深?金国如果真的最后走到那么深刻的程度,那草原部族根本难以接受——所以,金国,真的有接手辽国遗留下来的中部地带吗?
如果没有,那那个最终先灭亡金国,又覆灭大宋的蒙古,起家的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辽国灭亡后金国无力实控的中间地带。
赵光美笑了笑:“辽国有那什么贵族联盟的传统,金国多半也有。想来,他们的上层交接也绝对不是什么平顺的事情。”虽然大宋完蛋了,但是要是能够看到金国出岔子,也是一大喜事。
【辽朝天庆五年,也是宋朝宋徽宗政和五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为大金,年号收国。】
【随后,完颜阿骨打确立了两个制度,一个是金朝的军制、也是社会制度,另一个是朝政制度。这两个制度都为金太宗完颜晟所承袭。】
【金朝的军事组织制度称作“猛安谋克”,而在后期的发展演变中,也不仅是一个军事组织制度,同样成为了行政划分单位。】
【在初期,完颜阿骨打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所有女真人都被编入这一制度中。他们需要在猛安、谋克的领导下从事狩猎与农耕,而在战争发生时,所有壮丁自动转为士兵,自备武器粮草参与作战。】
【换句话说,女真人变成了全民皆兵的状态——虽然之前基本也是如此,但是猛安谋克制度的清晰和确立完善了原本较为粗糙的作战组织和社会组织。】
【虽然女真并未摆脱奴隶制的基础底色,但猛安谋克制度显然为女真的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助力,也为金朝统治新的土地、特别是北方辽朝故地提供了制度选择。】
汉朝初年。
“奴隶制的基础底色?这个金朝还是个奴隶制?”刘邦对于金朝的这个军事制度并不太在意,毕竟这种东西作为初期情况,大家都有些相似之处,细节不同,但大方向总体还是一致的。
他在意的就是这个“奴隶制”——虽然这又是一个神迹中出现的新词语,且神迹并未加以解释,但这个词相当容易理解:奴隶制,奴隶嘛!华夏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奴隶,也不是没有将俘虏作为奴隶的事情。而“制”,就是制度,和那什么帝制之类的差不多。
既然如此,“奴隶制”究竟是什么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理解了之后,刘邦就越发感到震惊了:这天下竟然还有这般没有仁德,这么野蛮落后的地方?关键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族群,最终竟然变成了一个干掉了占据中原的宋朝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