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元狩四年。
简单看完了这一场叛乱,刘彻只能摇头:“虽然结束了,但时间太长了。”七年多的时间,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人口都是巨大打击,更不用说在安禄山起兵叛乱那一刻开始就宣告失效的行政制度。
卫青表示赞同,他想到了双方交战的兵卒们:“中央缺乏兵力,即使边防军回援,也必然会大量征兵;而叛军同样会从占领的州县征兵。这对百姓的影响太大了。”唐朝的人口,能够支撑得起这七年多的征兵、战乱吗?
况且,百姓要负担的,可不只是兵源,还有粮草赋税——战火连绵下,还能耕种土地吗?男丁都被征走后,还有足够的劳动力吗?
以唐朝当时那样仅剩江南赋税来支撑朝廷运转的情况,可不像是能够给百姓减免多少赋税的样子。
更不用说,经此之后,各地的节度使是否还要完全顺从中央?倘若大量节度使都开始只有名义上的效忠,那么唐朝必定难以在再创往昔的辉煌,最好不过是平稳度日罢了。
唐朝,贞观年间。
杜如晦进行了一个小的总结:“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在于内外失衡,大唐的行政制度在那个时间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效用。”
虽然这其中还有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军事上战略防守的原因在,但若从行政制度上看,无疑是因为内外失衡。
边疆的权力太大了,而在掌握各种权力的同时,他们的军事实力也远远超过了中央。
李世民还记得那句“内轻外重”:“即使对外策略由攻转守,也不是内轻外重的理由。”即使不能像如今这样绝对的内重外轻,也应当维持一种均衡状态。
比如中央需要常备有战斗力的军队,不能放给节度使过大权力,以及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至于募兵制,倒没什么,毕竟到了那个时候,确实需要足够的职业军人——只是募兵的权力,兵卒的服役地点和年限,轮换机制,以及家族继承等方面需要加以管控。
想到这里,他又对李隆基充满愤怒:“外面的节度使权力如此之大,朝廷内外已经严重不平衡,他是怎么安心在宫中荒淫享乐的!”
骂完,李世民突然想起来李隆基的寿数,难道说,年纪大了,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脑子、甚至让这个人彻底丢掉脑子吗?
他开始回想历史上那些着名的长寿的皇帝的情况。
秦朝。
嬴政对于这样各处分裂的情况并不喜欢,他也绝不会给地方过大的力量让他们有自行分裂的可能。
但在他看来,唐朝日后的情况也就这样了,中央依靠自己的军队和江南财赋,其余边疆藩镇握着本地的财赋军队,各方维持一种平衡。
你说中央彻底消灭藩镇?很难,基本不可能。
一方面,江南的财赋能支撑多少兵马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唐朝一贯以来的情况,中央难道不会内部分裂、进而争斗不休吗?
李斯也在一边道:“唐朝皇室大约要体会一把周天子的感觉了,”他琢磨了一下,觉得有些不恰当,“也不是周天子,毕竟唐皇还是有着军队和实权的。”只是没有办法让藩镇都俯首帖耳罢了。
但是这样四处名义上尊奉、实际上享有不小自主权的情况,和周朝分封还是有些相似。甚至于,边防藩镇说不定还真的要担起抵御、进攻外族的责任,变成唐朝的屏障呢。
【安史之乱后,唐朝步入了它的中晚期,也步入了一种中央和藩镇维持平衡的新状态。】
【总体而言,除去安史之乱爆发的河朔三镇,其余的藩镇基本上对中央还维持着恭顺态度,节度使的任免权基本掌握在中央手中;当然,恭顺归恭顺,藩镇本身的军权财权行政权依旧由各自的节度使牢牢把控。】
【因而,中央依靠没有大动荡的江南维持运转,各地藩镇尊奉唐皇室、在地方进行自治,就成了唐朝新的治理模式。】
【但虽然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打击,又有着不小的内部矛盾,但唐朝的整体实力却并没有在对外方面彻底落入下风,相反,唐朝中晚期发动的对外战争中,胜率其实并不比唐朝初期低。】
【一方面,唐朝中央为了维护自身,勉力培养中央军;另一方面,各地藩镇由于自治,对外征战的利益并不分与中央,因而对于征战的热情比较积极,同时为了防备中央讨伐,藩镇也不能让自己的军事力量衰弱。】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苦笑:“朕应该为此高兴吗?”高兴,即使内部达成了一团,也没有矮了边上的邻居们一头?还是高兴,即使已经实际自治,但各个藩镇到底还愿意以唐朝为主,把自己名义上认作是臣子?
但是,这些也都是暂时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