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对刘文静已经动了杀心。而后又有裴寂的看法,那就是虽然刘文静确实才智过人,但他性格猜忌阴险,又不知道顾全大局,此时大唐外部的敌人还没有消除,留着刘文静就是祸根。】
【李渊赞同了这一观点,随后将刘文静和刘文起处斩,并抄没家产。】
明朝,洪武年。
皇子们聚在一起议论此事。
朱樉道:“其实唐高祖也并不完全优柔寡断。唐朝开国之前的事情咱不说,就这个杀刘文静就很果断。”
“确实,他主要就是在处理唐太宗和隐太子他们的事情上比较迂回婉转。”朱棡分析。
朱棣却不完全赞同:“他确实在儿子们的事情上有点婉转,但同样他对于隐太子和唐太宗的争斗有时候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特别是在针对唐太宗的一些事情上。”而从这些事情上看,虽然不是自己直接下狠手,但其实还是挺狠的。
【刘文静的死,其中夹杂了唐初的政治斗争,而很有可能还涉及了李世民、李渊、李建成几人之间的问题。】
【早在武德初年,李家内部的矛盾就开始了。】
【当时,李世民、李元吉都住在宫内,李世民在承乾殿,李元吉在武德殿后院,和李建成的东宫、李渊的宫殿日夜连通、完全没有阻隔,而几人行走宫内都可以骑马并携带刀剑杂物,行礼也只是家礼。】
【同时,由于草创,李渊的诏令、太子李建成的命令、秦王齐王的告谕文书都一样能够发布执行。】
【而李渊登基后,宠幸的妃嫔众多,这些妃嫔与年长的皇子们交好,李建成和李元吉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联结内宫,共同压制李世民。】
【李世民本身没有与后宫妃嫔接触,承担这一职责的是秦王妃、也就是日后的长孙皇后,她尽力在后宫周旋,特别是在李世民征战在外的时候,“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
唐朝,贞观三年。
小主,
看到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皇后周旋于内,李世民极为感怀,拉着长孙皇后的手眼眶泛红:“观音婢,当时委屈你了。”他这个秦王当时不受待见,还能在外征战手掌权力,而观音婢为了他在后宫周旋,那些妃嫔又怎么会给她好脸色?
长孙皇后笑笑,满是宽慰和安抚:“二哥何必再挂念这些,如今早已过去。何况,纵使她们与我有不合,但也讲求身份,怎会直接作出无礼之事?”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由长孙皇后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徐皇后,一时间不由悲恸:“都说长孙皇后贤德,朕的皇后如何不能称为一句贤后?只恨天不假年,上天为何要早早地从朕身边夺走她!”说到动情处,顿时泪如雨下。
他与妻子自幼相识,相处三年后才缔结婚姻,婚后琴瑟和鸣,育有七个子女。可在永乐五年,她就永远离去,抛下了自己和几个孩子……至今已经十一年,而按神迹所言,他的年号一直延续到二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为何她要走得如此之早!
说起来,他的母亲马皇后同样早早离世,为何上天会如此?
朱高炽回想起母亲的温情脉脉,同样泪流满面。
朱瞻基也哭了起来,虽然他当时年纪不大,但幼时在燕王府度过,同样记得祖母的谆谆教诲,温和的关心……
【而拉拢后宫妃嫔有用吗?当然有用。】
【后宫妃嫔站在了太子李建成一边,对李渊进言:“至尊万岁后,秦王得志,母子定无孑遗。”不仅说李世民的不好,还夸赞李建成:“东宫慈厚,必能养育妾母子。”】
【一次、一个妃嫔或许没什么,但许多妃嫔多次这么说,其中还有备受恩宠的宠妃们,李渊自然也就听了进去。】
【加上他本来对李世民的忌惮,李渊更坚定了太子李建成继位的想法,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恩宠日深,对李世民则渐渐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