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始皇帝的目光扫向了近年来颇受自己信重的赵高。
虽然这个赵光义蠢,但他也还是有点贡献的——皇帝身边的内侍是个关键因素,矫诏、篡位之类的,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他之前还在想,李斯一个人难以成事;何况,朕对李斯已经够好了,权力、地位、荣耀一个不少,他会主动想起更改继承人吗?可这赵高就未必如此了,他有野心,有强烈的野心。
嬴政让赵高退下,然后召来另一亲信:“去查赵高近日有做过什么,与何人相近。”
退出内室的赵高莫名有些心慌:为什么总感觉有不妙的事情发生了?难道说我之前干的事情被陛下发现了?
后周,显德五年。
此时还是后周将领的赵匡胤顶着柴荣似笑非笑地打量,战战兢兢地跪在殿内,只觉如芒在背。
虽然神迹中只说了宋太祖赵匡胤,没有提这个“宋”是如何建立,但事实如此明确,谁又看不出来?加之五代十国中,不知道有多少皇朝就是如此起家,倒不让人十分意外——赵匡胤,篡夺了后周。
赵匡胤惊恐地跪倒,苍天可鉴!现在的他真的还没有这种篡权夺位的心思啊!现在的情况他觉得已经不错了,皇帝信任他、让自己跟随南征北战、屡建功劳,而皇帝本人也是一代英主,神武雄略,既能统兵作战,又能励精图治。
他现在真的很满足,想的都是自己位列名臣、名垂青史啊!
柴荣打量了一番赵匡胤,没说什么,只是道:“你先起来吧。”他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现在的赵匡胤绝不可能背叛自己,日后,恐是自己出了什么不测……不过看来这宋朝还颇有五代遗风,比如宋太宗继承的就很好。
听到柴荣的嗤笑声,赵匡胤的脸也黑了。他知道皇帝在笑什么,他的好弟弟!
【当然,不论如何,赵光义已经有了足够的政治力量,是以在其登基后,虽有小道消息流传,却也无人明面上质疑。】
【虽然赵光义顺利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但他仍旧有些底气不足,他需要尽快提高个人的威望,转移朝野的视线。而最好的方法无非是建立功业——完成统一。当然,这也有继承太祖遗志的原因。】
【那么宋朝现在统一中原的阻碍还有谁?南边,有龟缩福建一隅的陈洪进和吴越国的钱俶;北边,有背靠契丹、占据河东的北汉。】
【恰逢太平兴国二年,陈洪进亲自入朝悼念太祖,赵光义趁机将其留在京城,大半年过后都没有放他回去。见此,陈洪进只能主动向赵光义上表献漳、泉二州十四县。此时是太平兴国三年三月份。】
【就在三年,吴越钱俶也亲自入朝,见陈洪进献土,而自己也不被允许回归,只能也上表献上了吴越国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南方的割据局面至此结束,宋朝正式一统浙江、福建、闽南地区。】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就此点评道:“虽然宋太宗在作战方面颇为欠缺,但收复了南方的土地、统一南方还是很不错的。况且,他是从政治上下手,没有影响百姓生计。”
儿子们纷纷“嗯嗯”点头,显然都没怎么往心里去。
武将们挤眉弄眼,谁还不知道宋太宗搞出来的和军队有关的那些事儿啊!还好他们没有在宋朝那些个皇帝手下,现在万岁虽然凶残了些吧,但好歹不会在打仗的时候坑你啊!
宋朝,开宝元年。
赵光义仿佛找到了什么关键,哪怕声音嘶哑、有气无力,也要开口:“大哥,你看弟弟的功绩,我统一了南方啊。”
赵匡胤冷笑:“这是你的功劳吗?这明明是因为我大宋强大,陈洪进和钱俶才愿意乖乖听话。换个差不多的人当皇帝,都能把他们留在京城,让他们并入宋朝。”
赵德昭三人在旁边,听到这话都分外赞同。
对啊,如果不说别的事情,只论这件事儿的话,他们都能做到!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看着乖乖上表、献上土地的陈洪进和钱俶,心生向往:等到我大汉消灭匈奴,那些西域小国能不能也像这样、主动向大汉靠拢,成为大汉的一部分呢?
美滋滋。
【接下来,赵光义的目标就换成了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