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十三年。

李文忠叹气,果然还是自己的儿子开了城门,虽然之前就有了预感,但真的看到这一幕,他还是只能再次起身向朱元璋行礼。不过没等他开口,朱元璋就挥手让他起来,只道:“九江的选择也没有错,咱这孙子就算没有人开城门,他也未必能坚守多久。”他看向徐达,叹息:“增寿可惜了。”徐达摇摇头:“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多谢万岁宽宏。”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老四,咱也不说那些假惺惺的,你进了京,你怎么对你侄儿?怎么对那些大臣?”

朱棣沉默,面对射来的一道道视线,他还是沉默,半晌,他才看着朱元璋道:“侄子们只要他们好好的,我肯定也会好好待他们,大臣也是如此。”

“那他们要是有什么举动呢?”朱元璋紧接着问。

“侄儿还是可以好好对待。大臣,我只知道斩草要除根。”朱棣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殿内群臣沉默,已经可以预见,朱棣进城登基,必然是一阵血雨腥风。

汉朝,元朔元年。

淮南王刘安愣住了: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地方藩王?唯一一个?那意思是自己失败了?

与他心情截然相反的是汉武帝,他看到这句话后心情指数立刻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好啊!神迹的意思不就是其他藩王都失败了吗?这说明上天都不支持大汉这些不安分的藩王啊!那我大汉一朝岂不是无有藩王之忧?

【朱棣要怎么对待他的好侄子?朱允炆没有把选择权给他。在朱棣进京后,皇宫燃起大火,而建文帝就此不知所踪。其后数年,朱棣都又秘密派人查访其下落。】

【而建文帝的臣子们则迎来了一场大清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自不必说,其他帮建文帝募兵的大臣、不愿意承认朱棣登基的大臣、仍旧奉建文帝为正统的大臣,有的选择自杀,有的被朱棣下狱处死。】

【在这里特别提一嘴的是方孝孺。】

【后世有一种说法是朱棣因方孝孺死不效忠、且于殿内与朱棣对峙,朱棣诛其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