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糖水铺子关门,赵二郎一家和赵三郎一家去赵北买的宅子,要收拾干净等候长辈到来。
丰收大街(穷人区)看着有些破烂和桂花巷差不多,赵东四个兄弟加上村长全部买这一条街的房子,这缘分够深的。
赵北买的宅子算中等,有六间正房,三间厢房,两间耳房,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还有一口咸水井。
兄弟妯娌勤快,很快就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拿出抹布,打了水,擦洗供桌,这就去准备晚饭了。
“这套宅子宽敞,可惜地段不好不能够做铺子。”
赵二郎买桂花巷那一套宅子就花了三十三银子,而赵北买的这一套仅用了三十六两银子面积大了一半。
赵三郎讲“反正都是租房子,如果阿爹没有意见,我还不如租阿爹这套房子。”
“阿爹没有意见,大嫂呢?”赵二郎讲“这一套宅子每个月的租金至少三百文,你愿意花这个钱吗?”
赵三郎愣住了,一百文和三百文差距很大,虽然现在他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可是将来两个孩子要念书,要成家立业,那是无底洞。
赵二郎讲“阿爹买的宅子在大嫂的眼中就等于是大哥的产业,你且等着,大嫂肯定会提出拿这套空房子去租,得到的收入去给他的儿子念书。”
赵二郎沉默了。
“还有,要是阿爹问你跟我跑生意,每个月能够挣多少钱?你要怎么回答?”
“二两银子。”
“错,你要说每个月大概能够有一两银子的收入,这个情况不稳定,玩具生意不是时时都好做的。”
赵二郎声音有三分冷意,讲“阿爹辛辛苦苦在家种地每一年的收入不过十两银子,五弟在衙门当差,每个月也只是一两银子,我们做小本买卖的怎么可能有二两银子?”
赵三郎讷讷的讲“我听二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