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表示:“军事翰林院不止收读书人,就像普通书院也收穷人子弟,有问题吗?”
魏八千直接釜底抽薪,谁说了军事翰林院必须是读书人的天下?
一个穷人进入军队能够识字看书,也可以参加军事翰林院,有问题吗?很合理的吧!
想成功,成分就得复杂,军队成分也是一样,得有读书人,农户,商户......各式各样的人才只要有能力,都可以破格录取。
之前,先从义军“八字军”中选拔了400人,后又从读书人中选出来1600人,也才两千人,远远不够魏公公内心定下的招生标准。
“留出一些名额给外地的士子,只要是长途跋涉赶来的,身体健康的全部录取,剩下的名额才是农户子弟们的。”
魏公公看着徐徐展开的陆军军官培养计划,又发出来了一道重磅消息。
“凡是外地赶来蜀地参加军事翰林院考试的士子,可以免试录取。”
这条规定一出,蜀地的士子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而已。
能跑到蜀地参加军事翰林院的,不亚于古代横跨小半个中国求学了,维新缺的就是这种“硬骨头”。
在名单中,有三个人值得关注,胡铨,王十朋,解潜。
魏八千看到这三人的名字时,就知道,自己已经搅乱了历史。
胡铨,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现在进士及第,曾任抚州军事判官,招募乡丁,扞御金军,主战派中的文人带兵操刀子打仗,现在27岁的胡铨本在枢密院担任编修。
张浚去川陕抗金,赵构爱惜他的才能,没有批准胡铨一起去。
当魏公公搞军队翰林院的时候,胡铨敏锐的意识到这件事将成为历史伟业,对赵构多次上书请求前去蜀地任职:
“若魏太尉军事翰林院可成,士大夫能文能武,我朝中兴,堪比汉唐!!!”
胡铨终于如愿了,他马不停蹄的前往蜀地,赵构将其任命为四川宣抚使兼成都府监军。
王十朋,着名爱国诗人实干派,孝宗朝的进士第一,不过现在的王十朋才十七岁,听闻蜀地开展军事翰林院,不满金人南侵,毅然决然前往蜀地参加军事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