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许久,两人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下旨,让皇城司密切关注大理国内动向。
同时,安抚段氏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赵煦亲笔书信一封,差人秘密送给段正淳,直言大宋即将在北方用兵,暂无精力放在西南,希望他能多加忍耐。
眼下能做的,就只有这样了。
希望段氏不要犯糊涂,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绍圣三年的春节,东京城还是一片热闹场面,战争的事离百姓还太远,哪怕是听到点风声的,也觉得朝廷应该不会大动干戈,估计和前几年收复青唐和进攻西夏差不多。
但在边境,早已是剑拔弩张,根据河北传回的消息,辽国开始往涿州和易州增兵,虽然暂未开往宋辽边境,可也表明了契丹人对党项人的支援之意。
西北的宋夏边境就更不用说了,党项人本就在东线对大宋做好了防御,在西线取得战果后,更是加强了对横山一带和兰州的巡查,确保不会被大宋偷袭老家。
大宋的西北五路虽然做足了准备,可朝廷旨意迟迟没有下来,众将心中也有些不耐。
种种消息传回东京后,朝中的反战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毕竟没有河西,日子也过得挺好的,支援下友善的回鹘人可以理解,但全力攻夏实在没有必要。
朝中还在坚持的大臣,就只剩章惇和苏过。
之前还有些想投机的,也在百官的一顿群嘲之后,暂时偃旗息鼓了。
苏过已经放弃了在朝堂上说服大家,专注在赵煦身上下功夫。
只要皇帝坚持,边将不怂,这事就还有机会。
当年神宗五路伐夏也是这么干的,可惜输了,最终落泪朝堂,郁郁而终。
赵煦并不缺少他爹的这份勇气,但一旦战败,后果可能比当年的伐夏之败更严重,因为这回契丹人也牵扯其中了。
苏过连日进宫为赵煦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局面。
对于大宋而言,最差的情况,是在西北没有攻下兴庆府,在河北、河东与契丹人交战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