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点头称是,“是啊,官家年幼,除了宰辅和台谏,便只有经筵的讲官可以说上几句话。”
“不知官家是个怎么样的人,”苏过试探道:“会不会不好相处?”
苏轼泰然道:“为父岂是程正叔那样迂腐的人,自然懂得如何授课。”
也是,这方面倒不用担心,苏轼本是个风趣之人,在古板人那里自然显得轻佻,但是在孩子眼里却是幽默风趣。
苏过又问道:“那进宫授课能带个书童不?”
苏轼笑骂道:“滚出去,等为父需要人抬着才能进宫时,你这书童再来凑热闹不迟。”
苏过碰了一鼻子灰,耸耸肩溜走了。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能和小皇帝接上头呢,跟着苏轼混进去自然是说笑了,经筵哪能这般儿戏。
不过苏过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很快被压住了,单凭苏轼儿子、王安石学生的身份,就算见到了小皇帝,也起不了什么波澜,只相差五岁自然是个优势,但想取得信任还是得靠实力。
苏过又仔细想了想,手段倒也不是没有,抄几首诗词出来扬名对他而言不是什么难事,虽说库存不多,但好钢用在刀刃上总是不错的。可也有柳三变的例子在前面,分寸实在不好把握。
机会总是突然而至,这一年十一月,苏颂奉命检验太史局的各式浑仪,也就是天文观测仪器,发现问题很多,于是便以吏部尚书身份提举研制新浑仪,这就需要各种精通天文和数学的人才,他在和苏轼说这件事时,正好被一边伺候着的苏过听到。
苏过立马眼前一亮,虽说他的天文也只有个常识,但数学在这个时代总还是碾压的,于是上前请缨道:“小子近来于算术一道颇有收获,愿意一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轼闻言都惊呆了,眨巴眨巴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苏颂笑道:“五郎都学了哪些,不妨说来听听?”
苏过快速地转了下脑子,小心答道:“《九章算术》所述,无一不精。”
苏轼擦了下汗,还来不及怒斥,便听苏颂赞道:“子瞻教子,确实不同凡响,还烦请人取纸笔过来。”
却是要当场考校一番。
苏轼瞪了眼不省心的儿子,说道:“犬子无状,宗叔见笑了。”
苏颂与苏洵联宗,苏轼自然矮一辈了,说完正准备将苏过赶出去,翻过此事,苏过已经自行端来了笔墨纸砚,摆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