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曹休东部战场的部队难以抽身前往北部支援。】于是,【在魏朝高层中能够肩负此重任者唯独大将军曹真!】
(注解说明: 根据曹魏体制,武将职位排列第一为大司马; 排第二位的大将角色称为大将军; 这些制度与前朝有一定区别。)
【曹叡委任曹真全面主持西部战场,并派遣司马懿带兵去平定了孟达的反叛。】虽被誉为时代最具变通的人,孟达却始终无法匹敌司马懿。【只用了不到半月时间,司马懿便顺利拿下上庸三郡,令得这一消息的诸葛亮不由得深感遗憾地叹息。】迫于情势,蜀汉的北征重心不得不转向凉州。【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曹真安排郝昭守卫陈仓,有效地迟滞了诸葛亮主力军的步伐。】【与此同时,郭淮、王双和费耀三位将领被派往三面合围蜀汉大军,原本占据优势的北征行动突然面临僵局。】
【面对如此困局,诸葛亮决定令马谡领军万人驻防街亭,以求解局。】他自己则率领主力军预备与曹真所指挥的魏国大军正面对抗。【尽管马谡曾在南中平乱立下赫赫战功,但在指挥才能方面远不及像魏延和赵云这类久经战阵的老将。】【于是乎,不少将领建议应由魏延、赵云或吴懿这些资历深且享有极高声誉的老将来镇守街亭。】【但此时蜀汉能倚重的力量实在是屈指可数。】
【比起其他岗位而言,魏延、赵云和吴懿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来自郭淮、费耀、王双三路大军的威胁,而能够同时应对并有望制胜的人选仅有魏延。除此之外,斜谷这一要冲必须确保,故而需交予稳健的老将赵云看管。吴懿身为帝室至亲,在军中的威望不可谓不高,对于维持士兵士气的工作来说是最合适不过。
至于马谡虽然实战经验丰富有限,但在谋略上表现突出,被诸葛亮认为可以信赖。【他认为只要守住街亭,就不会出大的差错。然而诸葛亮并不知道,恰恰是他这个决定导致了首次北伐最终失利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征中,司马懿唯一参与的事宜就是平定了孟达的反抗。剩余的战斗皆由曹真统筹调度,这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差异甚大,后者过度诋毁了曹真,并将其功劳转移给了司马懿。实际历史上,曹真与诸葛亮之间的较量十分激烈,反映出两大主帅之间顶级的对决!
【论口才与辩论技巧,若要说服人,马谡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右;不过说到实战操作,这位口才极佳的智囊在实际领军时却又表现出极端的刚愎自用。因此,当他在街亭迎敌时不可避免地遭遇惨败。】【赵云和邓芝率领的疑军也因此失去牵制作用,只有魏延一路凯歌前行。】【他击退并迫使郭淮等三路魏军结盟自守,甚至当场 ** 勇猛善战、擅长流星锤的将军王双。】
然而即使魏延战绩显赫,但鉴于街亭失陷所带来的整体影响,蜀汉军队仍旧处于极有可能全线崩溃的状态之中。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魏延只得放弃继续进攻凉州的目标,带着部队返回汉中。【至此,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北征因街亭之役的失败而宣告结束。随后不久,老将赵云也于汉中逝世,当年坚持复兴理想的一干将士逐渐凋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葛亮年迈且疲惫不堪,白发已悄然爬上他的鬓角,反映出他心中的沉重忧虑与身体上的极度疲倦。与魏延一样,他们的青春都已消逝在这无尽的战争岁月里。
幸运的是,北伐队伍迎来了新成员。此人正是姜维,原本是魏国天水人士,后来被诸葛亮所折服,加入了蜀汉的北伐军队。姜维的出现,给了魏延新的期望,尽管这一辈的老人们日渐年迈。但年轻的姜维,以其非凡的能力与巨大潜力,终将成为承复兴大业的关键人物。随后的三年里,诸葛亮专注于屯田和强化国内的政治稳定;魏延则在汉中勤于练兵,随时待命,等候再次北上的机会。
时至建兴七年的曹魏太和四年,原本作为魏国顶梁柱,刚刚接替曹休担任大将军职位的曹真,亲自率领军团南下,企图彻底征服蜀地。遗憾的是,此役未遂天意。行军期间,部队遭遇持续暴雨,导致十万人马深陷于褒斜道的沼泽与雨水之中长达一月之久。曹真也因此患病,在无奈之下宣布放弃征讨计划,班师回朝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