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合一之道《老子丹道21诀》

若束心太急,又却成疾,发乎狂痴,是其候也。(勿拔苗助长:心不可急躁强求,反成狂痴—-后代丹经喻为“走火、武火过强”等)

心若不动,又须放任,恒自调适,勿令结滞。(勿动静失衡:心不可完全不动,反成结滞—-后代丹经喻为“气滞、文火过弱 ”等)

处谊无恶,涉事无恼者,此是真静也。

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鉴乎。

静久神凝,天光自发。(神:灵。天光:天界之光、灵界之光。—-静久自然神凝,神凝后,开始自发见到灵界。)

勿举急求,致以乖自然。(缓急顺其自然)

于静境中见无所取。(无杂念:意识不参与灵界的境相。—-纯旁观、纯客观)

若有所取,则伪乱真。(有杂念:意识参与灵界的境相,则创造幻相、扰乱真相。—-后代丹经喻为“见魔、入幻”等)

久而行之,自然得道。(时间长了,自然得见终极真相—-本源之道)

夫得道者,心有五时,身有七候。(得道者之路:心态的五个阶段+身体的七个阶段)

一时,心动多静少;(杂念多、主观多、客观少—-后代丹经喻为“阴神”状态)

二时,心动静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