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量子隧道效应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不再像经典力学中那样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而是被描述成一个波函数。

波函数是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包含了粒子的位置、动量和能量等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波函数在障壁的一侧也存在一定的概率分布,因此粒子在障壁上的能量低于一定阈值时,会有一定概率出现在障壁另一侧。

具体来说,在隧道效应的情况下,一个粒子穿过一个势垒时,其总能量E必须小于势垒高度V。

如果E<V,根据经典力学,粒子不可能越过势垒,只能被反弹回去。

但在量子力学中,根据波粒二象性,这个粒子可以被看作是一束波,部分波函数会穿过势垒并延伸到势垒的另一侧。

在这一侧,这些波函数可能会重叠并形成一个波峰,即粒子的位置。

因此,虽然整个粒子的能量不够穿过势垒,但仍然有一定概率发生隧道效应,穿过势垒到达另一侧。

这个效应的出现与波函数在障壁区域的干涉有关。

干涉是波动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描述了波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隧道效应中,波函数的干涉导致了一些波函数在障壁区域的另一侧存在非零概率。

由于隧道效应的概率很小,因此只有在微观尺度下才能观察到。

当我们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中观察金属表面时,我们将电子从一个探针传输到另一个探针。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探针之间存在一个很小的间隙,称为隧道间隙。

由于隧道间隙非常小,电子只能以量子隧道的形式通过这个间隙。

因此,只有当探针的距离足够接近,才能够感受到电子的存在。

这个实验的成功证明了量子隧道效应的存在。

量子隧道效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器件中。

隧道二极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