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正月,我军正在赤水河岸徘徊,这是他们踏上长征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知道,四渡赤水是教员一生的得意之作。在感叹这次军事史上的奇迹时,我希望能换个视角,从普通战士的角度看看春节前后长征上那些最接地气的辛酸、快乐与感动。】
【此时部队已行至贵州,对于占比大多数的江西、福建籍战士来说,背井离乡,连吃败仗的他们情绪低沉,我军总兵力已从出发时的8万锐减至3万余人。过高的战损,过少的补员,让面对40万大军围堵的战士们多少有些动摇。】
天幕下。
“看着时间,距离古田那次会议很久了”,李世民眉头微皱,提出自己的猜测:“这是先生又被排挤了,不然不可能8万人锐减到3万啊”。
“陛下忘了,当时他是在中途被重新选上去的,电影里那些小战士还为此高兴了一把”。
李世民:“哦,想起来了”。
长孙无忌在一旁说道:“我们也就是通过天幕看到后世成功了,处于40万大军包围中,还有解决内部矛盾,真是四面楚歌内忧外患啊,真不知他们如何支撑下去的”。
【以往我们看到的我军战士们形象总是意志坚定,无往不胜,但现实显然没有这么浪漫,我们的战士不是机器,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战士们也会难以招架,而且当时部队已行至贵州,对于占比大多数的江西、福建籍战士来说,背井离乡,连吃败仗的他们情绪低沉,太多,士兵们也会疲惫。】
【而1935年初,损失巨大且未完成既定目标的土城战役点燃了所有矛盾,部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整日在大山里转圈,一来一回反复度过赤水河又走了不少冤枉路。战士们无法理解,就连一军军团长都写信直接质疑军委的指挥。】
【当时部队大量重伤伤员需要就地安置,队伍越打越少,部队不断减员,时刻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机,所以战争间隙的扩红补员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这些工作该如何在没有群众基础的陌生环境中展开的?】
【1935年1月,我军占领了遵义县城。此时,上面的领导都憋了一肚子话,他们必须坐下来好好开个会议。而此时普通士兵在干嘛呢,当然是抓紧时间休息,不行军不打仗的分分秒秒都弥足珍贵,立刻享受这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结束的难得假期才是正确选择。】
【不过享受是要花钱的,战士们有钱吗?印象中我们的战士都是苦出身,穷的叮当响,其实不然。当时我们搞经济是相当行的,尤其是建立了苏区,没有那种吸血剥削,根据地内部的经济发展相当好,内部发展的好,那大洋这种东西自然可以通过与外界交易物品,以及打土豪等方式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