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讨价还价

李文贵分析的角度,是从俺答汗等人去思考,给出来的结论,高拱等人听了,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样子。

张居正听得很是欢喜,立刻补充道:“他们派出来的军队不能是老弱病残,朝廷要给他们施加压力。而后等他们派出了什么人,也可以让地方上调查清这些人和他们的关系远近,就能佐证衍神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

高拱听到这里,便不再犹豫,当即开口说道:“那就按你们的意思办,要是回头调查清楚,那些派出来的人,确实非嫡系,那便拉拢之;如若是嫡系而没有拉拢的可能,就让他们战死在倭国好了!”

李文贵见他们达成意见了,他就不再说什么。国事上的事情,战略方面,他可以说说,但是具体做事方面,他又没经历过,还真不好发言。

随后,众人开始围绕着刚才议论出来的策略,讨论具体的征倭事宜。包括如何与藩属沟通协调,制定合理的赏赐政策,以及在战场上如何协同作战等。

就听张居正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不如趁顺义王、朝鲜国王以及各土司都还在京师的机会,明日便召集他们议事,定下出征的兵力分配以及日期。该威慑则威慑,该给的好处,也还是要给的。”

礼部尚书高仪点头道:“张大人此计甚好。此外,我们还可在出征前,举行盛大的誓师大会,邀请各藩属首领参加,增强他们对朝廷的臣服之心。”

兵部尚书霍冀也补充道:“最好让他们传令回去,而不是本人回去,等到承诺都到了,军队出征了,再放他们回去不迟!”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完善着征倭的各项计划。随着讨论的深入,原本紧张的气氛也逐渐缓和,议事厅内充满了为大明未来谋划的热烈氛围,一直到会议结束。

………………

京师的初冬,寒风已经让人感到冰冷了,但是,就在内阁会议之后的第二天,在那巍峨庄严的文华殿内,气氛却如炽热的熔炉,一场关乎大明及周边势力命运走向的激烈会议,正进行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