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一点都不发达的时代,消息的传播,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但《太子周刊》却可以弥补这一点。
萧逸准备从第四期开始,在《太子周刊》中增加一个专刊,叫做反腐专刊。
每周刊登一例落马腐败官员的事情,从这个官员进入仕途开始起。
如何一步步升官,投靠了谁,做过那些坏事,贪墨多少,手中有多少命案,最后被判了什么罪。
同时,还会附带着这个官员的亲笔忏悔书,对大夏国的官员进行劝告,不要走他的老路,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看河东之事处理得差不多了,于有山也带来了萧天行的口谕,萧逸便准备回长安了。
在临走之前,萧逸任命葛红光为代郡守。
同时,萧逸还下令,因为河东大旱,将河东郡所有官员的俸禄加倍。
朝廷还是按照原俸禄发放,另外的一半暂时由东宫出钱。
这么一来,河东郡的官员对萧逸更是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因为大夏国建国时候穷,给各级官吏定下的俸禄标准很低。
萧逸猛地增加了一倍,使得这些官员的花销自然就不再勒紧裤腰带了。
再说,这些官员,大都是寒门提拔的,又看到了河东郡的人头滚滚,至少在短期内是绝对不敢腐败的。
两倍的俸禄,足以维持他们一家人的生计了。
当然,俸禄还得再提高,但这就不是萧逸眼下能够决断的。
第一,须得萧天行的同意。
第二,须得尽快让大夏国的国库丰盈起来。
第三,反腐的力度要加大。
第四,就是有效的监督和举报机制。
第五,狠辣的治罪方式,以及连坐模式。
只有这几点都做到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夏国的腐败问题。
萧逸离开之前,跟卫玉林和葛红光长谈了一次。
足足两个时辰。
具体萧逸跟卫玉林和葛红光谈了什么,莫说卫红雪都不知道,连萧逸的贴身护卫也没有一个知道的。
反正,萧逸跟卫玉林谈过之后,第二天一早,就返回长安了。
《太子周刊》第三期,也跟着问世了,再次掀起了一轮的购买《太子周刊》的热潮。
一些有钱人,或者家境不错的人,开始收藏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