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华夏太空军提出的方案,第一艘飞船将是纯科考船,质量被严格控制在五十万吨,装备三座2000MW的裂变反应堆,采取用二备一的原则,携带足以到达的柯伊伯带边缘的燃料。
这个功率的裂变堆,就算是放在地面上,也已经是最顶级的核电站。
得益于太空中的超低温,可以采用气体做为换热和做功的工质,是真正的高温气冷堆,整个核电站的体积,只有地面核电站的五分之一。
但这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无奈之下只能减少携带的核燃料和推进工质,否则吨位会大到难以接受的程度。
其实这里面还有联合国的小心思,毕竟带足燃料的飞船,一旦进入太空,就有可能彻底失联。
虽然飞船主要在拉格朗日点组装,巨大的质量不是问题,但大部分尖端设备,需要在地球上制造,对大型火箭的发射能力,绝对是一个考验。
比如核反应堆的堆芯组件,最小的一个也有上百吨,使用太空电梯根本就无法运输。
汽轮机的主轴,重量更是超过两百吨。
其他两大势力自然不同意,因为这么强大的飞船,就算不带所谓的武器,光这几座反应堆的电力,就足以供应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使用。
有这么强大的能源系统,在太空中绝对是横着走的角色。
所有的太空武器,说到最后就是能量的供应问题。
联合国商谈的结果,自然是大家都要建造,全球的大宗物资价格,在几个月时间内就翻了一翻。
这时高欣才发觉,常伟思真是高瞻远瞩的领袖,早在飞船提案还没提交的时候。
就通过华夏的大型国企,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以保障飞船的建造。
萨伊女士名下的投资公司,也在这一轮操作中,转的盆满钵满。
第二艘飞船,计划为后勤补给船,因为第一艘船,没有足够的返航核燃料和喷射工质。
不携带科学考察设备,人员的基数也压缩到极限。核裂变反应堆的数量,也缩减为两座1000MW堆,货运飞船没必要飞那么快,只要在百年后能跟第一艘飞船汇合就行。
马死磕和常伟思都力邀高欣,成为第一艘飞船的荣誉船长。
但都被高欣婉拒了,理由很简单,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飞行员,科学考察船顾名思义,当然要以科研人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