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曰:“一叶障目,所以不见泰山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说一片树叶虽然体积不大,但如果离眼睛太近、就足以遮挡住视线。那么,就连高大的泰山,此时也难以发现。
听上去仿佛是句废话,这不是常识么?其实不然!这句话的引申义是在说:常人往往缺乏远见、会被眼前的些许利益蒙蔽了双眼,对于将来产生的后果无从预见。
老规矩,先说这个典故的由来吧!
话说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楚地有一个读书人,家里状况实在是不咋地、老穷老穷的了。他没什么远大的抱负、也不好好读书,却痴心于一些志怪的传奇。每每盼望着,能从中找出一些发财的捷径,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要不说: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能理解出不同的味道呢!“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被他给理解成介个方向了。孔老夫子要是知道读书人里出了这么一位人才,十有八九得气得从棺材跳出来骂顿街,然后再死一次不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就真在一本“厕所读物”里,让他发现了这么一个“秘法”——用螳螂遮盖身体的叶子,可以达到隐身的效果。
咱也不知道原文是怎么忽悠的,但书生是真信了。书上说:螳螂在捕蝉的时候,往往会用一片叶子盖在身上,这样悄悄接近对方的时候,就不会被发觉。若是得到这片叶子贴在自己的眼皮上,那么就没人能够看到自己。
书生一听,心说有道理呀!螳螂得了这片叶子去搞偷袭,就能不被吱哇吱哇叫的蝉所发觉。那是蝉缺心眼么?当然不是!一定是树叶有隐身的功能!我要是得了这片叶子,去顺人家点东西。。。。。。
这谁能发现我啊!
嘿嘿!咱以后也也是个独行大盗了!这要是偷看个大姑娘小媳妇洗澡啥的,也是方便多喽!
啊不对!我还是要先致富!只要手里有了银子,不愁光明正大的娶上几房美貌小妾。不过目前嘛!先吃饱了、买上几件新衣服、不挨饿受冻,那才是正经!
对了,我干嘛要买呢?咱现在,也即将是个有“手艺”的人儿了!
他浮想联翩了许多,仿佛即将走上人生巅峰路。一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却唯独忽略了一个问题:若那片叶子真能隐身,人又是怎么看见螳螂的?
但是书生根本无暇去思考这些,一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姿态”。匆匆往嘴里漩进去半个半个窝头,就去寻找捕蝉螳螂了。
要是搁现在,这事儿还真挺不好得手。也不知哪个人才说得:知了猴这东西不仅美味,还大补!搞得夏天时候,只要天一黑,漫山遍野都是提灯捉蝉的大军。
但是古时候环境好呀!没费太多功夫,还真就让书生给遇到了。他也是太过兴奋,发出了一声犹如杀猪般的狂笑,把专心捕蝉的螳螂吓得一哆嗦,树叶就飘落在了地上。
这树下还有许多落叶呢!树叶又都长得一个模样,这却如何分辨?但是书生的机灵劲就上来了,统统收集起来、打包带回了家。
他把老婆叫了过来,然后把树叶一片一片的贴在眼皮上试验。每换上一片叶子,就要贱兮兮的亲切问道:“这次还能看见我吗?”
老婆也不知道他的“致富”大计,被问了许多遍,终于不耐烦起来,就随口说道:“看不见啦了看不见了!你成功了!”
书生闻言大喜,立刻兴冲冲地跑出了家门。犹豫了良久,还是没有选择先去逛女澡堂子。因为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先前填补那半个窝头,这一番折腾早就消耗掉了。
书生把牙一咬,暗自发狠道:“现在咱是个隐形人儿了,一定要吃点好的!”但到底人穷志短,虽然如此作想,手却不争气的伸向了旁边的一个烧饼摊儿。。。。。。
那老板能惯着他么?这一顿大嘴巴子、窝心脚的,不要钱一般的招呼过来。穷书生本就体弱无力、又是腹中空空如也,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抵挡,瞬间就被打成了“大熊猫”。虽然眼眶青了,身价看来倒是上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