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吃木炭,黑心王八蛋”是一句用来骂人的歇后语。其实前半句并不重要,只是为了给后边的骂人话安排一个来历。古人好诙谐,有时候会在骂人之前给安排个故事。
骂人王八蛋这种习惯,最早来源于北方。现代也不知道是哪位砖家学者,实在闲得蛋疼,非要说“王八蛋”这个词,来源于“忘八端”。
何谓八端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谓之“八端”也!儒家认为这八种品质,是做人立足的根本。砖家学者说了,骂人忘八端,就是说这个人不讲基本素质,忘记了圣贤教导,所以不配做人。
按照砖家学者们的解释是,后来人们念白话了,就把“忘八端”,给改成了王八蛋。咱也是不清楚,古时候有没有谐音梗扣钱的规矩哈!
但是这里边有个事哈!古时候识字率极低。按概率讲,一百个人里边来,也找不出几个脱离“文盲”标准的,更别说什么引经据典了。而有身份的人,也不太流行骂街,最多言语不合、立刻拂袖而去,给你留下一个高大伟岸的背影。
古时候规矩多大呢?即使天气再热,读书人的领口一定要严严实实,折扇也不能完全打开、用力扇风,只允许半开轻摇。更别说骂街这种事了,就连面红耳赤的与人争辩,都会被认为是件有辱斯文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谁定的规矩?我不遵守不就得了。
这还真不行!只不过现代社会不流行这种封建礼法罢了。
在古时候,言行一旦有被认为失礼的行为,立刻就有同行跳出来,像老子训儿子一样指责你。告到官府里去,也是你没理!别看只是小事,轻则挨顿训斥,重则被夺了功名也说不定。无论后果如何,若这事一旦流传开来,名声也就坏了,今后连求职谋生计都成了问题。
就比如说武则天那会吧,有个名字也叫做张衡的官员,但是他并非发明地动仪的那位,只不过碰巧同名罢了。
这位叫做张衡的官员,某次上朝结束以后,在路边买了一个炊饼。由于实在饥饿,炊饼刚一到手,立刻就在街边啃了两口。让您说说,这叫个事吗?又有谁管得着呀!
可事实还真就不是这样!不知道哪个好事的,就把这件小事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随后这位非科学家的张衡,立刻就被罢了官,理由就是有辱斯文。
武则天的理由也很简单,饿了你就给我忍着!要么躲进轿子里去吃!是吃不上饭么?读书人这么做都会被认为是失礼,何况你一个朝廷官员呢?这丢得可是朝廷的脸面!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的!
你就说这张衡,能够上朝,说明品阶肯定不低。谁又能想到,只是路边啃了两口炊饼,就落了个丢官罢爵的下场。从这事您就可以看出,古时的礼法是有多严格了!古时候对于读书人是十分推尊崇的,但是那要求可也不是一般的严格!那会儿的礼法,路边吃口东西都犯法,还能允许读书人骂架么?
而且别说是古代,就是近代民国那会儿,也还存留着古风。有一位启功大师,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但人家可是姓爱新觉罗的。
这启功大师,有一位在大大学里做教授的朋友。有次班级里有两个双胞胎兄弟调皮捣蛋,被他狠狠训斥了一顿。按说这并不算什么,但是教授一时气恼,就甩了一句闲话。虽然不是什么粗俗的骂人话,但也是多少带点攻击这哥俩父母不懂得教养。
兄弟两个下课了,商量了一下,就去找到了这位教授,先为自己犯下的错误道了歉,随后话锋一转说:“我们兄弟两个不成器、犯了错,您是应该批评和惩罚的。但是我们的父母没有过错呀!您为人师表骂人父母不合适了。”
老教授一听,冷汗就下来了,心说人家说得没错呀!这事说到哪里去,也是自己不对,就试探着问道:“这件事确实是我错了,我应该为这件事做些什么来弥补?”
哥俩说:“也没别的,我们认为,您不适合再教书育人!”
老教授随即就递了辞职报告,而且即使那么大学问,也是不好找工作,导致维持一家生计都很困难。后来还是启功大师伸出援助之手,为教授谋了一个差事,这才解决了困难。
所以您看,熟读圣贤书的,骂人话是轻易能出口的么?他们往往自持身份,也根本犯不上鼓捣出这么一个骂人的词汇来。而骂街这种事,往往发生在市井小民之中,他们又哪里懂得引经据典呢?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卖肉的屠夫,和一个种地的老农犯了口角,那可不就是怎么侮辱怎么来呗!难道说,一个满身油花、一脸横肉的屠户,文邹邹的骂那个卷着裤腿、一身泥水、还扛着锄头的老农说:“你这个人呀!忘八端!”
那叫老农听了只怕是一头雾水,还得说上一句:“你等我一会儿啊!我先去找一位先生,问问你这句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这不是扯淡么?土老百姓骂街,那可不是“相打无好手,相骂无好口”么!怎么可能之乎者也的你来我去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