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后来李广随从皇帝出行,一路冲锋陷阵、抗击敌寇、又与猛兽搏斗,汉文帝见了也十分感动。但是文帝真的是个文帝,他这个人喜文不喜武。所以搓着牙花子说:“可惜喽!你这一身的本事呦!可惜生错了时间,要是让你出生在高祖那个年头儿,就这一身的本领!建立军功、封个万户侯,简直就跟闹着玩一样啊!”

咱们说这汉文帝,既然你也佩服人家的能耐,你倒是提拔、重用啊!可是偏不!这番像是表扬的话听起来,反而有几分风凉话的味道!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又可气不可气!

后来吴楚七国发生叛乱,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老大的军功。

可是这事坏就坏在,梁王先私下授给他将军印。所以还师以后,朝廷没有给予封赏。这里边夹杂着政治因素,梁王先拉拢了他,景帝就不敢重用,生怕给自己埋了雷。你说倒霉不倒霉?

把李广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看不下去了,就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的本事,那可是天下无双!但是他这个人太过自负,每次都与敌人肉搏战,以为这样更可以增加士气。若是一直让他打仗,非损失了这个人才不可!”

景帝听了大受感动,又转调他为上郡太守,到底还是没有提拔!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一路走到哪,基本就是身先士卒的在哪里打仗。

后来汉武帝的时候,听从了王恢的建议,在马邑埋伏下重兵,意图围歼了匈奴。这事要是成了,那可是天大的军功,李广可是正随军出征呢!汉武帝不是景帝,也对李广没有那许多的成见,眼见这一次,是封侯有望了。

可是又出了岔子,对面得单于也不知道是不是会算卦,竟然生觉得情况不妙、悄悄退兵了,所以这场军功又吹了。李广在马邑之战时是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也因此无功而返。

匈奴被李广打怕了,千方百计的想要活抓他。四年后,李广以卫尉作为将军,从雁门出击匈奴。匈奴仗着兵势众多,击败了李广军,自己这边又缺乏接应,所以李广被活捉了。好在匈奴单于一直都挺佩服他,所以下令要抓活的。

小主,

虽然李广机警,又武艺惊人,最终成功逃回了汉营。但是这个失败被俘,在当时可是要杀头的!不幸中的万幸,家里花钱赎罪,但是李广也因此被贬为了平民。

后来匈奴入侵辽西,杀死了太守,又打败韩将军。李广才得以复出,又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

又后来,李广被调任为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郡出击匈奴。当时各将领多有杀敌建立军功,因而被封了侯的。而李广的部队负责后勤,所以没有功劳。你说尴尬不尴尬。。。。。。

又三年,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和李广同行,分两条路线前进。但是张骞误了日期,导致李广被匈奴十倍的兵力围困。虽然这次击退了匈奴,但是也几乎全军覆没了。而这个时候,张骞的军队才姗姗来迟。

按汉朝当时的法律,张骞耽误了预定的日期,当处以死刑。但是可以出钱赎罪,所以被降为平民。而李广的军功和罪责相当,所以又是没有封赏。这特么就离了个大谱。。。。。。

李广人生中最后一次倒霉,是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一再软磨硬泡,这才同意他出任前将军。

但是汉武帝也看出李广实在点背了,就暗中嘱咐卫青,千万不要让他与单于对阵!否则不定又出什么岔子!

但是后来,还是让汉武帝给说中了。李广和卫青之间,似乎也有隔阂。所以李广没有服从卫青安排,而是私自带兵行动、悄悄出发了。

然而这一次的倒霉,其实也是李广的自身原因。他没有安排向导,就冒失的行动了。如果在沙漠里没有向导,那怎么可能会不迷路呢?

卫青那边没能成功抓到单于,当然就要对李广的擅离职守问罪。所以李广在羞愤之下,就拔剑自刎了。一代弯弓射石虎的飞将军,就这么让人扼腕叹息的离世了。

遥看飞将军李广这一生,可谓是受尽命运的捉弄。所以“李广难封”,也就成了时运不济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