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浑身轻轻颤抖,不再言语,孙成怒气勃发,梗着脖子不肯低头。
半晌之后,张烈成仿佛是等的不太耐烦了,他脸色逐渐变差,把手一挥。
两个身穿红衣,拿着奇怪厚背大刀的刽子手上前来了,这副造型,是张昭特意设计的,连刀的形状也是。
“奉诏令,孙成、韩熙载狂悖犯上,即刻处死,使团随从,一同打杀!”
张烈成话音刚落,一百多南唐使团成员立刻就哭成一片。
孙成毫无惧色,他甩开押着兵丁后,整理整理了衣冠,向着东边一拜再拜,“臣谨以死报国!”
韩熙载虽然浑身发抖,但还是一头扎到在地上,学着孙成的样子,凄声大喊。
“大唐知制诰,北海韩熙载,今日死国矣!”
其中使团几个官员,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后,也开始整理衣冠。
李昪、李璟父子兴文教,各地大建书院,别的效果暂时还没有显现,但忠义之臣还是培养出了几个。
本来周围的周国文臣武将,都是怀着一点点愤怒来看热闹的,这些南吴人如此不知好歹,合该他们被杀头。
但这会,南唐使臣团孙成、韩熙载以下,二十余人整理衣冠,口中说着以死报国(君)的话,算得上是从容赴死,瞬间就让周国文武的心,不那么是滋味了。
其中感同身受的,还是皇甫遇的侄子皇甫冲和王清之子王守均。
二人此时都在军前效力,一起扑了出来,对着张烈成喊道。
“听闻圣君明主不杀忠义之臣,请指挥使禀告圣人,且饶了他们吧!”
这个角色,本来是要由慕容信长来扮演的,结果没想到,真有人提前出来了。
皇甫冲和王守均这么一说,白从信、李存惠等数十位文武都出来请命,张烈成只能点了点头,飞马去请示张昭。
不多时,张昭就来到了刑场,众人齐齐跪下,白从信领头出来说道。
“此二人不过是不开眼的书生而已,杀之有损圣人声誉,不如赦免他们,以彰显圣人之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昭没有回答,而是看着孙成和韩熙载:“汝二人,宁死也不愿告之江宁实情吗?”
韩熙载敏锐感觉到了张昭态度的变化,生怕孙成再说硬话惹恼张昭,抢先出来回答。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可因荣华富贵就出卖主上?”
孙成其实也不傻,他看着张昭喊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先贤所推崇,亦是某之愿!”
张昭喟然叹了口气,“果是忠臣也!想来皇甫太师、洺国公、应国公、太原郡公等不屈契丹而死,就是此般模样。
适才听闻章西豹回报,洺国公与两千将士的尸骨已经取回,皇甫太师之夫人也已经找到。
王守均你来看,此是否汝父所用之扳指?”
张昭拿出一个刚被锦衣卫送来的扳指,王守均闻言上前,接过扳指就泪流不止。
“回圣人,正是臣父亲遗物。”
接着,一众宫人簇拥着一个老妇前来,老妇做女尼打扮。
原来皇甫遇的正妻霍氏在听闻皇甫遇自杀殉国后,就心灰意冷出家为尼,还是在她家乡蔡州的一间小庙,难怪找不到。
皇甫冲跪伏在地上,凄声对张昭说道:“回圣人,正是臣之伯母!”
张昭把王、皇甫二人扶了起来,骄傲的看着孙成和韩熙载。
“南国有忠臣,朕之北国也有义士,日后天下一统,忠臣义士当不再分南北,也不再效忠于割据之主。
汝二人自诩忠义,只可惜李璟没有结束乱世,还天下百姓安定的大志。
此大志,不但李璟没有,刘知远也没有,高从诲、马希范、孟昶更不会有,天下间唯有朕有。
心怀天下之主,不杀忠臣义士,所以今日某不杀你们了。”
张昭话音一落,鸡笼山下就顿时欢声雷动,左右皆山呼万岁,就连死里逃生的孙成和韩熙载等,也拜伏了下去。
随即,张昭就在鸡笼山下,追封皇甫遇为宋王,封皇甫遇妻霍氏为宋国夫人,赐紫衣,命人在正定为皇甫遇立庙纪念,赐霍氏法号贞范。
并一同追封王清为武安郡王,梁汉章为雁门郡王,郭璘为并国公。
另赐孙成锦缎五十匹,韩熙载锦缎四十匹,使团众人皆赐二十匹作为抚慰。
二人经历了大生大死、大悲大喜后,倒是十分上道的前来拜谢。
张昭还特意嘱托,“汝二人既然要做忠臣,日后当告戒汝主,不要在生宋、徐二州这样的事端。”
孙、韩二人连连表示,一定多多劝戒李璟。
这一趟表演完,张昭的‘大秘’李昉站出来恭贺道:“圣人宽宏大量,世所罕见,古之明君也不过如此,臣有感而发,愿以诗贺之。”
说着李昉把他早就准备好的诗句,当中吟诵了出来。而有了李昉的带头,各路文臣纷纷上来献诗。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引出张圣人所作的‘名诗’。
张昭立刻诗兴大发,留下了陆游的名篇。
‘志士慕古人,忠臣挺奇节。
就死有处所,天日为无色。
太义孰不知,临难欠健决。
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
作诗完毕,在万众的拍马屁声中,张昭深沉的说道:“颜杲卿与嵇绍,都是大忠臣,但他们所效的乃是大忠,是忠于中原真命天子的真正忠义。
朕愿以此诗与天下人共勉,愿天下忠臣义士都来与某共襄盛举,再兴大朝。”
这才是张昭的抄诗的意义,南唐文化之地,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诗文传播的更快更广。
张昭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与其效忠各地割据之主,不如来效忠他这中原真命天子。
此时,南唐使臣,皇太弟李景遂也从采石矶渡江而来。
张昭立刻就把这个工具人拉到了鸡笼山,指着孙成和韩熙载对他说。
“你兄弟数人,能守住家业,皆此二人之功也!”
而李景遂到了之后,就标志着周唐之间的战争,基本就结束了,和谈马上就可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