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逆境中,也许某些方面的研讨,反而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孔子曾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教给学生一个方面的东西,但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尤其是这个时候,当众弟子被贼人围困且粮尽,不少人已然对前途、对孔子所坚持的儒家学说失去了信心时,那正是“不愤不启”时。
这个时候,必须要开导自己的弟子们。而且,不但要自己亲自开导,还要讲一讲方法。
如今的学生课堂上,当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然后自己将答案告诉学生,虽然是一种教学办法,但效果定然不及老师将自己的思路给讲清楚了,最后由其中一名学生站出来说出最终的答案来得更让学生们印象深刻。
孔子的学说那么高明,那么正确,但为何不得志?非但不得志,而且还要求弟子们不要放弃。
凭什么?
这是孔子引导弟子们走到了这一步,接下来这一步,最好是由一名弟子出来将正确的答案给亮出来。
这名弟子,当然是颜回了。
颜回对孔子是忠心不二的,对儒家学说更是深信不疑的。众弟子中,颜回更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他对学问的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是众弟子中的娇娇者。
关于颜回对于知识的运用,后世传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颜回在街上发现前面一家卖布的铺子前挤满了人,他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买布的跟卖布吵了起来。
布卖了三尺,每尺八个钱,结果买布的人给了二十三个钱,卖布的说少了一个钱,买布的不肯。
买布的人理由看起来非常充分,一个劲地冲着卖布的大叫道:“三八就是二十三,怎么到了你这里成了二十四?”
卖布的人又气又急,道理讲了一箩筐,买布的就是不肯给这一个钱。
围观的群众有的人掩着口在笑,此时有人看到大名鼎鼎的儒家高徒颜回来了,就高声道:“你俩别争了,让子渊先生评判一下吧。”
孔子、颜回等儒门弟子在整个鲁国那自然是大名鼎鼎谁人不知?人们自觉让出道来,让颜回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