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在休养生息了十来年后,此时已经重新站了起来。楚国的第一号敌人是吴国,那第二号敌人,当然是蔡国。
楚国向蔡国发起了军事行动,蔡国怎么可能顶得住?
公元前494年春,楚国发兵包围了蔡国都城上蔡,蔡昭侯无奈,在国库空虚实在无法献上国宝的情况下,最后只能向楚军献上了大批奴隶,并表示臣服楚国。
楚国收下了礼物,看着实在无法压榨出什么油水的蔡国,楚国最后强令蔡国必须将都城迁至离楚国更近的长江、汝水之间。
这意味着,你蔡国如果还敢对楚国不老实,那将随时遭到楚国更加便利的打击!
蔡昭侯表面上臣服了楚国,但骨子里更加坚定了抱坚吴国大腿的决心。公元前493年春,蔡昭侯悄悄赴吴国求救。
结果,吴王夫差兵倒没派来,反而指示蔡国将都城迁至吴国边境,这样就有了吴军的随时救援,不用担心楚国侵犯。
于是,蔡昭侯就想法将都城迁到了州来,即今安徽省凤台县。
但蔡国国内,此时可谓内忧外患,整个国家都乱了。
朝政乱了,蔡昭侯的威望急剧下降,国内分成了亲楚派和亲吴派,两派经常吵闹打架。
民众乱了,由于饱受战争之累,以及国家本就积贫积弱,百姓民不聊生,盗贼四起,有海外关系的很多逃向了国外。
对蔡国恨之入骨的楚国,并不想一把灭了蔡国,而是冷冷看着这个春秋十二之一的诸侯,慢慢在煎熬中死去。
对蔡国只有利用而无真心的吴国,并不想在急欲北上争霸之时,真正给蔡国以春天般的温暖,而是不断忽悠。
楚国大兵入境,命令蔡国将都城迁至离楚国更近的地方。蔡昭侯又气又怕,先是靠着献上了一大批奴隶给楚国,再是承诺切实贯彻落实楚国命令,总算让楚国暂时退了兵。
在迁都一事上,亲楚派与亲吴派吵成了一团。
蔡昭侯对楚国恨之入骨,他干脆横下一条心,宁愿将整个蔡国献给吴国,也不愿再受楚国的气。
公元前493年,蔡昭侯瞒着国内公卿大夫们,私下里与吴王夫差商议,以迁都至吴国控制的州来为条件,换取吴国对蔡国的庇护。
要知道,此举只是蔡昭侯的个人行为,根本得不到国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