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鲁国人都对阳虎很佩服,连季孙斯和仲孙何忌都觉得阳虎确实有几把刷子。
此次出兵郑国,看来阳虎的整个战略战术都很正确。
不向卫国借道,卫国表示了理解。
然后,阳虎快速进军突袭郑国重镇匡邑,并一举占领了匡邑,取得了鲁郑交战史上难得的一场胜利。
接下来,阳虎将匡邑送给晋国,使晋鲁关系铁上加铁。
阳虎的命令又来了,迅速撤军。
这一招令季孙斯和仲孙何忌又不得不佩服:见好即收,既完成了晋国的命令,又保护了军队。
一切按阳虎命令行事。鲁军迅速撤出郑国,走的是回头路。
回头路,当然又得经过卫国。
阳虎对季孙斯道:“主公,挟得胜之兵威,过卫国之境,定能让主公荣耀无比。
臣建议,主公与孟氏各率一军,自卫都城南门入,东门出,定能引起卫侯对主公与孟孙的赞誉与欣赏。”
季孙斯与仲孙何忌哪有异议?阳虎虽然蛮横霸道,但这一次倒是切切实实在为自己考虑的。
率军作战得胜,是自己带的兵;将匡邑送给晋国,是以自己的名义作的决定;在卫国展示荣耀,也是把光荣留给了自己。
季孙斯和仲孙何忌依阳虎之计,各自率军在卫国都城绕了一圈,最后出了卫都东门而去。
卫国国君卫灵公真的对季孙斯和仲孙何忌非常欣赏并表示了赞誉?
卫灵公听说鲁军两位卿大夫各自率军在都城耀武扬威了一把后走了,气得将桌上的竹简都摔到了地上,大声吼道:
“简直是欺人太甚!立即点兵,随寡人去教训鲁军!”
幸亏卫国不少大夫劝住了卫灵公,卫灵公这才作罢。
但从此,卫灵公对鲁国就没了好感,尤其是对鲁国执政上卿季孙斯以及卿大夫仲孙何忌恨得牙痒痒的。
这是为何?
原来,这正是阳虎之计。
阳虎一开始就唆使季孙斯与仲孙何忌不借道而通过卫国,目的正是惹卫国生气,从而破了鲁卫同盟。
但卫国从大局出发,未对此予以计较。
阳虎仍旧采取同一计策,再次唆使季孙斯与仲孙何忌在回军时又不借道而经过卫国。
如果说,卫国一开始容忍了鲁国的非礼之举,那是鲁国正在迅速执行晋国命令,且又是为了周王室之事,再加上得看两国历史上的同盟友好关系。
但这一次鲁国又不借道而过卫国,这说明鲁国完全不把卫国放在眼里,这如何令卫国不火大?
如果卫灵公真的直接出兵进攻鲁军,那鲁军猝不及防下肯定遭受大败,季孙斯和仲孙何忌极有可能因此而战死!
只要这两人一除,那阳虎就可以在鲁国为所欲为了。
哪怕,两人因此而不战死,鲁卫两国开战绝对可以让鲁国人认为,堂堂鲁国两位卿大夫,连基本礼仪都不讲,结果被卫国打了,这完全可以让两人在鲁国的声望降至冰点。
阳虎欲行大事,他更需要剪除三桓的外部依靠力量。如今,卫国对鲁国有了意见,那阳虎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箭三雕,至少阳虎收获了一雕!
这,就是阳虎第一次欲让季孙斯和仲孙何忌摊上要命的事的整个谋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