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慕钱沪剧团在美华大戏院演出沪剧《霸王别姬》

在座无虚席的美华大戏院里,夜幕低垂,却掩不住一场文化盛宴即将绽放的璀璨光芒。

今晚,慕钱沪剧团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底蕴,为观众呈上了一出震撼心灵的《霸王别姬》,而这场演出的灵魂,无疑是由剧团中两位当家花旦和小生——慕容雪与钱殊,共同绘就的。

慕容雪,一袭红衣似火,步履轻盈,宛若穿越千年而来的虞姬,她的一颦一笑,皆能触动人心。

舞台上的她,不仅展现了虞姬的柔情与坚韧,更将那份对霸王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她轻启朱唇,唱出那段: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时,声音中既有无奈也有决绝,令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仿佛亲眼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而钱殊饰演的项羽,则是另一番风采。

他身披战甲,英姿飒爽,眉宇间透露出不可一世的霸气,却又在细微之处流露出对虞姬深深的依恋与不舍。

在与慕容雪的对手戏中,钱殊将项羽的英雄气概与内心的柔情完美融合,每一个眼神交流,每一次肢体触碰,都充满了力量与温情,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对乱世情侣之间的爱恨交织。

随着剧情的推进,舞台上光影交错,音乐激昂又哀婉,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情感的高潮。

特别是到了“霸王别姬”的经典一幕,当项羽面对四面楚歌,自知败局已定,而虞姬为了不让霸王分心,毅然决然拔剑自刎时,整个剧场陷入了一片静寂.

只有慕容雪那凄美绝伦的唱腔回荡在空中,如同泣血的杜鹃,让人心碎。

慕容雪与钱殊,这两位沪剧界的璀璨明星,用他们的才华与汗水,不仅重现了经典,更赋予了《霸王别姬》新的生命,让这段古老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剧情简介:

秦末, 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

汉将韩信派遣李左车诈降楚霸王项羽,诱项羽攻打沛县。项羽因不听众人劝告,执意发兵。

行至九里山附近时,遭到韩信设下十面埋伏阵,被困于垓下。

张良以箫管谱成楚歌,令汉军在深夜齐声高唱,引起楚军思乡之情而使军心涣散。

歌声被虞姬巡营时听到,告知项羽。

项羽随虞姬出帐细听,以为刘邦已得楚地,感到大势已去,便回帐中与虞姬饮酒悲歌。

虞姬起舞宽慰,为解除项羽后顾之忧,舞剑后自刎。

项羽突围,逃至乌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作品选段:

沪剧 选段: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

剧中人:虞姬,慕容雪饰演唱:

“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

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才惹得众豪杰逐鹿中原。”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只得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中庭站定,猛抬头看碧落月色清明。”

(白)看云敛晴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适听得众兵丁闲谈议论,口声声露出了离散之情。

沪剧选段:《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虞姬唱:

“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佐君清兴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宽心饮酒宝帐坐,且听军情报如何?”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尽管战绩显赫,但他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不纳忠言,最终惨败沙场。”

虞姬善良、有见识、富有感情、坚贞不屈的女子。她厌恶战争,向往和平,她对项羽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为了爱情,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戏曲表现:

创作历程钱盘春于1928年排演了一至四本《楚汉争》,自饰项羽,顾 真饰虞姬,从项羽举旗起义起到乌江自刎止。

1930年2月,钱殊,慕容雪对剧本进行改编,浓缩为一本,并且协助钱盘春重新设计舞蹈场面,改名《霸王别姬》。

同年,钱殊和慕容雪上海浦东杜行华巍山庄大舞台首演《霸王别姬》。

形象设计:

《霸王别姬》中项羽脸谱只用红白二色,两只眼窝呈八字形,两道变形的寿字眉,加上白鼻头,红鼻窝,满面愁容,寓意其为失败的英雄。

该脸谱为项羽的专用脸谱,俗称霸王脸、无双脸(因脸谱为霸王专用,绝无重复,故名无双脸)

对于寿字眉,有人以为是痛惜项羽不寿之意,但钱盘春先生认为那是“大哭时揉搓得眉毛片散乱的样子”。

应该是更合理的。项羽的勇武堪称一流,但可惜过于骄傲自负,襟怀稿狭,不能容人而又缺乏策略头脑,最后终于落了个别姬自刎的下场。

该脸谱将他英雄末路的神态表现了出来。

虞姬的扮相则是慕容雪,借鉴清朝康熙年间的画册《无双谱》中虞姬的扮相加以设计。

最终有了沪剧舞台上穿着绣花百褶裙、身披黄色绣团凤帔、戴着如意冠的虞姬形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形象的设计突出了虞姬的身份地位与气质,体现了虞姬的典雅绚丽、雍容华贵。

换装后,身披绣花斗篷,内穿改良宫装,腰佩宝剑,显得雍容华贵,仪态出众,慕容雪还用鱼鳞甲代替了改良宫装。

虞姬以这样一身打扮,登场亮相,英姿飒爽、庄重典雅,显示着她长期过着军营生活,生动地体现了“生长深闺,幼娴书剑”的精神面貌。

舞台道具:

虞姬用的剑形制较小,从而衬托出霸王的威舞雄壮。

虞姬的剑合起来是一个,分开是一对,故称其为“鸳鸯剑”,表演起来时分时合。

属于花旦行当的文剑,在剑的舞蹈和技巧上都比较柔和。

项羽则佩带硕大的剑,为的是体现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形象。

沪剧 唱 腔:

慕容雪首演《霸王别姬》时,该剧从武生戏变为花旦戏。唱腔短板唱腔被首次使用。

一出场的四句 【短板】,唱出的是虞姬怜爱百姓、厌恶战争的胸怀。简洁有力地对人物出场作了交代,也表达了该剧对战争频仍的不满。

虞姬“巡营”一场,运用了【唱腔长板】,用高亢的唱腔突出一个“愁字,把压在心底的愁思抒发出来,充分表现了人物此时的心态既表现了虞姬的智慧,又描摹了古战场的悲凉。

“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

后面的 【长腔长板】边唱边舞,唱需行腔饱满、甜润流畅;舞需舒展、自然、稳健;接下来的剑舞一段,伴着 【懒画眉】的旋律,瞬息间眼神顾盼,把虞姬的复杂心绪表现了出来。

剑 舞:

《霸王别姬》中的“剑舞”一段是把京剧《穆桂英挂帅》和《花木兰》两剧中的舞剑,加以提炼变化,同时吸取武术中的剑法汇合编制而成。并在一部分加入了演唱,另一部分又配合管弦乐的伴奏。

《霸王别姬》中完整独立的剑舞,这在花旦行当来说并不多见。花旦的剑舞从内容、形式到劲头上都有较大的区别。

因此,这段独舞随着【夜夜游】音乐的情绪与节奏,舞蹈动作主要追求的是在“柔”与“美"的舞动过程中构成不同的动作造型,与音乐性格柔中带刚、美媚无限是一致的。

在舞剑中使用的双指指向前,显然来自于中国太极剑的神韵以及其刚柔相济的美学原则。

《霸王别姬》在整段舞剑的舞台线路结构布局上,沿用了沪剧舞蹈长期积累的舞台调度规范。

舞剑的舞台位置以正十字、斜十字、横一字、竖一字、米字为基本线路,这种舞蹈线路布局体现了沪剧舞台严谨的基本原则。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对称”的审美习惯。舞剑位置是环绕四个犄角和中央,成为一朵梅花式的图案。

在舞剑的技巧。上手腕的功力十分重要,涮双手腕、大刀花加翻身、左右小云手、向后双手涮剑、由慢变快双剑花、双剑一前一后向前刺。

双手涮反花也称白马分鬃等,这些技巧难度并不大,完成好这些动作首先手腕不能硬,剑要与身体保持一条线。

剑不能“学”着走(“学”是戏曲行内评价动作的常用语,它指的是动作走得不到位。剑应该贴身走一条线,而没有贴身斜着走,就叫“学”着走。)。

其次是技巧的速度与音乐速度要一致,该快的地方要快起来,不该快的地方不能快,剑舞姿态与剑舞的技巧与人物心理状态、音乐结合紧密,张弛有致,方能突显出沪剧舞蹈的艺术魅力。

如果技巧过多,速度过快,就会有脱离剧情卖弄技艺之意,是不符合虞姬这样的身份的。

《霸王别姬》中的剑舞是柔美的虞姬与豪气盖世的霸王生离死别时的舞蹈。

因此,虞姬是通过舞剑来安慰已经四面楚歌、大势已去的项羽,既有劝其振奋精神寻得机会东山再起,又有诀别之意。

这种内心的不舍与惋惜,使得这段舞剑的戏剧内容十分复杂,既要体现出虞姬丰富的内心世界,又要展示其凄婉妩媚的娴熟技艺。

《霸王别姬》一剧中虞姬本为花旦,唱念取法于花旦,唱腔设计优美,重要唱段载歌载舞。

其中有一段风格别致的“剑舞”,是钱盘春以沪剧舞蹈为基础,吸收武术动作而编创,是全剧中最精彩的一折。

慕容雪的舞剑,既不是狂舞,也不是卖弄功夫,而是在疾缓相间的【山歌调】曲牌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姿态柔中有刚,情调悲中有烈,颇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

剧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段段,情景交融,悲凉动听,为慕容派经典唱腔。

沪剧霸王别姬全剧 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