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内部变化也挺大,倒不是大刀阔斧的改动切割,而是内部越来越多的各种管线、管道让原本还觉着空旷的空间逐渐密闭起来。
这些管道无外乎就是水电气这三样,其中水气这两种特别多。
没办法,整个建筑物不仅有气闸水舱这种舱室,还有供人员生活的淡水舱,清洗设备和钻井使用的淡水舱,以及厕所排污的污水管舱;气管就更不用说了,井下每天都需要大量高压空气来挤出各种水到外面,还需要很多中高压空气来进行井下的矿业吹除,还要考虑万一发生事故时的回路与备用管路……
想减少都难!
作为老板,海底建筑自然有自己的单人房间,到里面简单的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岑涛这才来到和一号建筑相连的气密门。
“控制室,雷洪汕申请水密开舱门,人数一人。”
摁下挂在肩膀上专用的通讯对讲机将自己的人数和身份报出,控制室很快给出答复。
“控制室收到。”
雷洪汕汇报完后手动旋转开厚实的水密舱门,低头通过舱门后又迅速的将刚刚开启的舱门关闭。
一号建筑因为特殊的结构无法做到分隔水密舱,所以人员进出现在都是专门的人员水密门,而且要事前通报,开门进入后马上要反手关闭;带货的小拖车走的是旁边的专用运货通道,这样能保证一旦出事进水,人员生活舱也不会被海水侵入。
“老板!”
阿胜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不过他身边没有其他人,这个水下井的工作人员很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是老板来了也不用太理会,专心做自己的事才是对老板最大的尊重。
和上次相比,原本还是裸露的地下井口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金属闸门。
这个闸门口很有意思,它并不是竖立起来的,而是像一张面饼一样摊在地面上,四周被钻机打出来的钻桩和水泥将它的底座牢牢的和地面连接成一体;更有意思的是它的闸门,不是单面而是两块有些奇特弧面的圆形。
这么看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这是什么,但看过设计图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闸刀,而且是个太极图案的闸刀。
如果井下矿道发生透水事故,若是水量较小抽水机会慢慢处理。
但如果是井下矿道一不小心垮塌造成外面的海水压入进来,当矿井的自检系统察觉到大量海水快速涌入,那这个闸刀门就会立刻在两侧液压机的推力下向中间合拢,用来封闭和下方井道的连接,相当于这是一个水密闸门的作用。
但普通的水密门都会尽量的封闭封紧闭合避免海水渗入,可这是垂吊的竖井啊,还有这么多用于拉扯矿箱、人员吊笼的钢缆怎么处理?不切断它们,水密门就会因为这些钢缆而形成较大的缝隙,到时候就能看到海水顺着这几厘米的缝隙向上做天然喷泉!
如果正常情况下,上方绞盘的定位轮机附近会有一个专用的切断机,这玩意平时不会有任何动作,一旦开启,它就会立刻切断钢缆让这些钢缆掉落下去。
可如果这个切断装置失效,或者是掉落的钢缆没有按预期那样直接离开井口还有部分扒拉着呢?
这时候这个中间部分会形成一个S弧,并最终变成太极阴阳图的东西就会形成下一个剪切机。
在液压机推动下两块钢板合拢时,两个弧面会形成剪刀一样的剪切力,不管这些钢缆在井口的哪个位置,这两个弧面在不断交错的过程中都会像一把剪刀一样推挤卡住然后在强大的剪力作用下切断钢缆并最终合拢。
同时考虑到竖井的垂直深度和提升矿料的自重,每间隔一百到两百米会在竖井中间分段开挖一个分层中转站,每一层都会有自己独立的吊车和线缆设备,避免钢缆太粗无法切断以及难以安装。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这样的密闭切断装置在整个井矿下方还有数个,会根据竖井打下的深度位置,在每一层都独立设置一个,这样一来,不管是哪一层的位置发生透水,这些最后的封闭口都能尽量保证其它矿道不会受影响。
戴好呼吸面罩和眼罩,这次下井只有阿胜和雷洪汕两人,但下方一百五十米处已经开挖出一个第一层防护层。
能这么快钻入地下肯定是那台盾构机的功率,只有这种东西才可以不休不眠不知疲倦的一路向下刨泥碎石。
以这个独立火山的锥体形状层面,这里距离下方的主采矿区自然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考虑到这里的深海结构,这样特殊的安全防护设计就变得极为必要。
盾构机已经打到下面去了,而这里正在进行着开凿扩大的工作。
“老板!”
在这里负责扩建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人,别看人少了点,但他们可不是像白鹞井矿和保留地的井矿一样用人力去作业。
四周的岩层是工人操作着机械臂在四周的岩层上碎石破土打出来的,然后再喷上特殊的固定水泥进行加固,流程和那边差不多,但水泥却比丑国那边生产的更先进,无须过度保护,在厂家里封装好后一起运送过来,再进行现场调配即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喷浆作业也不需要工人直接操作,机械臂会帮助矿工完成更均匀且准确的喷浆,除了特殊的安装需要更多人力下来干活完,基本上其它流程每次只需要两个人下来即可。
从地上捡起几块打下来的岩壁碎料,在里面找到三块含有黄金,这说明这里四周的岩金品度都挺高,这些打下来的渣料同样会送到货轮上,可最终外圈的黄金就只有放弃,毕竟这就像在鸡蛋壳里挖蛋黄,把保护的蛋壳与蛋白刨干净了,整个蛋体可就没法承受外面强大的海水压力了。
敲敲水泥壳已经干透,整个工作区不到一百平方的空间里,转运的电机、机械臂这些大件早就吊送下来安装完毕,别看这些东西重的一批,但设计时早就已经计划好如何把它们安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