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骑车子去供销社的路上,刘嘉跟李振和还可以商量事情,这样一举两得。
所以一路上,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就没有停过。
“三子,咱光买夏天的布啊?还要不要买冬天做衣服的布料?”
李振和一边骑车子,一边转头朝刘嘉这边看。
“我手里的布票跟你手里的差不多,我家人多,我哥,我嫂子,我爹,我娘,再加上我,买点夏天用的布料,再买些冬天的,应该差不多了吧?”
想着自己要把所有的布票花在周彩霞身上,李振和又开始盘算。
衣服要给周彩霞做,总不能光做夏天的衣服,不管冬天的衣服吧!
“那还买些纯白布吗,现在供销社上了一种料子,透气性非常好,是白色的。”
“我还专门打听了一下,用一尺的布票,能换成二尺寸,供销社里的那些妇女们说适合做夏天的褂子,特别凉快。”
“那种布料得多买一些,剩下的再买一些花布,彩霞年轻,得穿喜庆一些的。”
刘嘉听完就开始撇嘴。
“这话你在我这儿说也就算了,可不能在村子里说,不然,大伙会说你娶了媳妇忘了娘。”
李振和听完咧嘴一笑。
“谁这么说谁就是嫉妒,对媳妇好咋啦,天经地义!”
刘嘉笑着没说话。
当初,自己把郭晓燕捧在手心里头,对郭晓燕说的话也是言听计从。
那时候,可没有少数村子里那些长舌妇的白眼儿。
刘嘉还记得,自己走在街上,有人就暗戳戳地在后面嘀咕。
说自己眼里只有媳妇儿,就像树上的麻野雀一样,娶了媳妇就忘了娘了。
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形,也只能用一声叹息来掩饰。
自己跟郭晓燕离婚了,人也自由了,但是那些记忆却抹不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了,这几个供销社的价格差不多吧?”
“都一样,都是三毛三分五一尺,纯白布都是这个价。”
“行,只要差不了太多就行。”
人家清楚,虽然他们手里有不少布票,可是只拿着布票是没有办法买布的,还要掏钱。
一个大男人,做一身衣服得要七八尺,家里有四个大男人,宽松一点算的话,三十二尺。
而三尺一米,这样一算,就是不到十一米。
刘嘉庆幸自己想了一个好主意。
如果不打着结婚买彩礼的幌子购物,一下子买十多米的布,估计是供销社里的那些售货员,眼睛也得发直。
两个人边走边说,很快来到建设供销社。
刚一进门,刘嘉便看到眼前的八个大字。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看到这熟悉的字眼,刘嘉的嘴角本能地往上翘。
其实,眼下这个年代,全国各地的国营供销社内部结构都差不多,只是规模不一样。
计划经济的时代,大多都是这样。
这五大间青砖的平房,玻璃门窗擦得非常干净。
柜台摆放也跟红星供销社一样,略有些高,个子矮一点的小孩都看不到柜台里面的东西。
刘嘉草草的看了一眼,直接跟李振和来到床上用品区。